序
别样的鲁迅
——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
负笈留东,华年七载
——鲁迅的留学生涯
仙台出走:反抗绝望的心灵起点
留日生周树人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
周氏兄弟遇上约卡伊·莫尔
早于鲁迅载入史册的周树人
——教育部佥事如何践行“文艺梦”
文艺:烛照鲁迅一生的灯火
《新青年》养成的小说家
约稿·创作·发表·冷遇
——《狂人日记》四重奏
好的小说如何开篇
——《阿Q正传》序之非序式解读随想
《祝福》:“呐喊”之后的“重压之感”
鲁迅在北京的文化身份
鲁迅文本世界里的北京
新文学兄弟的出现
——鲁迅、郁达夫的京师交游
1912-1926:北京与鲁迅经典的生成
三维立体建筑设计师
绿林书屋识英雄
“教一点钟的讲师”
宫门口周宅的一个春夜
大先生,吃了吗?
隼:鲁迅的另类签名
树人装
“我坐在厦门的坟中间”印人《坟》了吗?
鲁迅看日本:那最冷静与最敏锐的神经
“留下一个真相”
——鲁迅与姚克
跋涉者萧红
朱安:谁说我是礼物?
鲁迅,在你必经的路旁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鲁迅手稿的独白
栖居在鲁迅的结构里
追随鲁迅永远的心
爱诗的人总会相逢
站在歧路中间:作为书生的周作人
苦雨斋里的前尘影事
《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本:学贯中西的大师如何养成
汪曾祺:这个老头儿挺别致
绍兴三叹
妙应白塔
静默的石屋群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