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001
第一章 什么是 /001
第一节 的起源 /001
一、鸦片类 的起源 /002
二、 类 的起源 /003
第二节 的概念 /004
一、 的界定 /004
二、 的特征 /004
第三节 的种类 /006
一、 的分类 /006
二、常见的 种类 /007
第四节 的双重属性 /032
一、 的药用价值及其异化 /032
二、 的法律定义 /033
第二章 的危害/034
第一节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034
一、急性毒性作用 /035
二、神经精神损害 /037
三、传染病 /040
四、其他系统损害 /043
五、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 /046
第二节 对家庭及社会的危害 /047
一、家庭危害 /048
二、社会危害 /052
第三节 犯罪概论 /059
一、 犯罪概述 /059
二、 犯罪的认定与处罚 /061
三、几种主要 犯罪的认定与处罚 /063
第三章 滥用与戒断 /069
节 滥用 /069
一、药物、药品与 /069
二、 滥用、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070
三、药物耐受性 /072
四、药物滥用方式 /073
五、药物滥用因素 /075
六、药物滥用原因 /080
七、药物滥用监测 /081
第二节 戒毒康复 /082
一、脱毒治疗 /083
二、心理社会治疗 /087
三、物理治疗 /095
四、康复训练 /097
第三节 教育与矫治 /099
一、教育矫治的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099
二、教育矫治的工作内容 /100
三、教育矫治的工作方法 /104
四、禁毒宣传教育 /108
第四节 维持治疗 /111
一、 维持治疗的历史沿革 /112
二、我国 维持治疗的进展 /113
三、 维持治疗的指导思想 /114
四、 维持治疗方案 /116
五、 维持治疗降低 渴求 /118
六、 维持治疗的依从性及干预措施 /119
七、 维持治疗在预防艾滋病等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 /122
第四章 中国的禁毒工作 /125
节 中国禁毒史 /125
一、弛禁与严禁:清政府的禁烟尝试 /126
二、渐禁与断禁:民国政府的禁烟运动 /132
三、拒毒与防毒: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禁毒实践 /138
第二节 禁毒法律法规 /144
一、我国禁毒法律法规的发展过程 /144
二、我国禁毒法律法规的特点 /147
第三节 治理体系 /148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治理工作 /148
二、改革开放后的 治理工作 /149
三、新时代我国 治理体系的形成 /156
第四节 管制政策 /162
一、 品和精神药品管制 /162
二、新精神活性物质管制 /168
三、易制毒化学品的管制 /171
第五章 世界毒情形势与 禁毒合作 /176
节 毒情形势与特点 /176
一、 的生产 /177
二、 的贩运 /182
三、 的消费 /189
第二节 禁毒合作及其机制的形成 /195
一、 禁毒合作的初步尝试 /195
二、 联盟与 禁毒合作的开展 /197
三、联合国与现行 禁毒体系的构建 /201
第三节 世界毒情的新趋向及 治理的新转向 /205
一、世界毒情的新趋向 /205
二、 治理的新转向 /216
第六章 涉毒案例警示 /225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 罪 /225
二、非法持有 罪 /238
三、包庇 犯罪分子罪 /241
四、窝藏、转移、隐瞒 、毒赃罪 /243
五、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罪 /247
六、走私制毒物品罪 /253
七、非法种植 原植物罪 /256
八、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 原植物种子、幼苗罪 /259
九、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 /261
十、强迫他人吸毒罪 /263
十一、容留他人吸毒罪 /265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