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读点国史-意气风发——1956年的中国
0.00     定价 ¥ 49.00
威海市图书馆
  • ISBN:
    9787220105623
  • 作      者:
    武力
  • 出 版 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05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历史是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1956年那个风生水起、风起云涌的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史实,比如提出“双百”方针,号召“向科学进军”等。本书采用纪事本末体,将研究性成果以讲故事的形式诉诸文字,作者权威,可读性强。 “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选择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一年一本,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这一年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描述其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和社会风貌,论述其在新中国65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丛书共12卷,分别为:《新元初始——1950年的中国》《大业宏图——1954年的中国》《意气风发——1956年的中国》《关山飞渡——1962年的中国》《激荡岁月——1976年的中国》《伟大转折——1978年的中国》《春潮涌动——1984年的中国》《迎风破浪——1992年的中国》《继往开来——1997年的中国》《众志成城——2003年的中国》《奥运腾飞——2008年的中国》《筑梦辉煌——2013年的中国》。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历史是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1956年那个风生水起、风起云涌的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史实,比如提出“双百”方针,号召“向科学进军”等。本书采用纪事本末体,将研究性成果以讲故事的形式诉诸文字,作者权威,可读性强。 “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选择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一年一本,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这一年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描述其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和社会风貌,论述其在新中国65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丛书共12卷,分别为:《新元初始——1950年的中国》《大业宏图——1954年的中国》《意气风发——1956年的中国》《关山飞渡——1962年的中国》《激荡岁月——1976年的中国》《伟大转折——1978年的中国》《春潮涌动——1984年的中国》《迎风破浪——1992年的中国》《继往开来——1997年的中国》《众志成城——2003年的中国》《奥运腾飞——2008年的中国》《筑梦辉煌——2013年的中国》。
展开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五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一、“鸡毛上天”
◎毛泽东认识的转变
◎“下马”与“上马”之争
◎“小脚女人”一词的由来
◎毛泽东夺了农村工作部的权
◎六中全会一锤定音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编的唯一一本书
◎毛泽东说:1949年解放时,他都没有这么高兴过
◎“鸡毛”真的上天了
二、《农业发展纲要》和“浮夸”的苗头
◎《农业发展纲要》的出台
◎毛泽东过于乐观
◎麻雀被列入“四害”
◎“纲要”的粮食产量目标太高了
◎双轮双铧犁走入误区
◎在北方推广种植水稻
◎谷县的“养猪经验”
◎急于求成的“扫盲运动”
三、“好的很”与“糟的很”
◎高潮留下的后遗症
◎铺张浪费是合作社普遍现象
◎年初的计划几乎都没有完成
◎王观澜发现农村副业普遍下降(只有王观澜敢提出问题)
◎毛泽东再用“阶级分析”方法
第二章 “先上船的有好座位”
一、又一次“农村包围城市”
◎从“吃苹果”和“吃葡萄”
◎要“统筹兼顾”,不会“嫌贫爱富”
◎全行业公私合营方式的确定
◎毛泽东批评极左思想
二、“慈航普渡,同登彼岸”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交底”
◎争相上船,唯恐落后
◎从“坐三望四”到“皆大欢喜”
◎资产阶级的“肺腑之言”
◎资本家“有名、有利、有权”
◎“包下来”与“量才录用,适当照顾”
◎公私共事关系“大多数不够正常”
◎毛泽东强调改造
◎陈云强调使用
◎章乃器受到批评
◎资产阶级“两面性”依然存在
三、手工业者也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个体手工业改造形式的确定
◎手工业合作社的初步进展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
◎高潮兴起后的纠偏
四、“消灭了资本主义还可以再搞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绝种”的后遗症
◎陈云最先发现问题
◎“东来顺”的羊肉不好吃了
◎“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
◎药片“顽固不化”
◎香皂被称为“皮香肉不香”
◎“消灭了资本主义还可以再搞资本主义”
第三章 冒进与反冒进
一、批判“小脚女人”波及建设速度
◎毛泽东审定的元旦社论
◎“右倾保守主义”被列为“两次重大的斗争”之一
◎反保守导致了冒进
◎毛泽东的一篇序言成为冒进的“罪魁祸首”
◎经济建设反保守事出有因
◎经济建设的全面冒进
◎“三管齐下”与经济“紧张”
二、反冒进
◎周恩来最先提出“反冒进”
◎《人民日报》受到周恩来严厉批评
◎使毛泽东生气的“反冒进”社论
◎“一幅不成联”——民主党派也认为冒进了
◎周恩来一再压缩计划指标
◎双轮双铧犁由500万部压缩到175万部以下
◎陈云、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都认为“冒”了
三、八大前后的继续反冒进
◎压缩“二五”计划指标
◎周恩来说:“必须采取退的方针”
◎陈云说:“慢一点,右一点,还有回旋余地”
◎这件事情并没有完
第四章 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
一、三个伟人的调查研究
◎刘少奇首先开展调查研究
◎刘少奇说:用消费刺激生产是进步的
◎“流动的个体劳动者无论如何不能减少”
◎毛泽东“床上地下”,连续听取汇报
◎“汇报”中提出的问题
◎《论十大关系》的形成
◎薄一波对公开发表的《论十大关系》的补充
◎邓小平说:“这篇东西太重要了”
◎《论十大关系》的历史局限
◎长达三个半月的体制会议
◎周恩来提出“改进体制,逐步实现”
二、“党委领导制”的形成
◎苏联的“一长制”和民主革命时期的经验
◎新中国成立初期因地制宜,企业领导体制多样化
◎1953年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的原因和效果
◎毛泽东肯定党委领导制
◎1956年重新选择党委领导制
三、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
◎中国为什么会选择苏联模式
◎1956年开始探索自己的道路
◎八大前后对苏联模式认识的深化
◎提出自己的工业化战略
◎对于经济体制的新见解
◎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威海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