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心理治疗的艺术(精神分析大师漫谈心理治疗)
0.00     定价 ¥ 72.00
威海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308234818
  • 作      者:
    [法]海托尔·奥德怀尔·德·马赛多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6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以书信对话的方式展开,共计三十六封信。书信内容总体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关于精神分析基本设置的探讨,比如何时可以让来访者睡上躺椅,付费对分析意味着什么,等等。 进一步地,作者深入探讨了移情这一概念,并借此穿插了几个非常重要的议题:爱、恨和防御。这些议题非常深刻,触及了精神分析的一些困难点,如生本能、死本能、超越快乐原则,以及创伤。此外,作者通过对心理治疗现场的片段式还原,展现了治疗如何发挥效用,以及治疗师如何深入到与来访者的治疗关系中去思考。 最后是作者的个人经历部分,信中呈现了他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个案及其处置过程,以及他与一些著名的精神分析大师的相遇和友谊,这些激荡人心的相遇时刻也展现了大师们强烈的个人风格与魅力。 书信式的写作和面对“年轻治疗师”的设定,并没有让这本书仅仅流于表面。这种书信对话的方式清晰地向读者们展现了精神分析关键理论在实际治疗中的困境,作者徐徐道来,带着对临床多样性和当下性的思考,将自己的理论创新与温尼科特、雅克·拉康、麦克杜格尔、弗朗索瓦兹·达沃因、让-马克斯·高迪利埃、米歇尔·内霍和皮耶拉·奥拉尼耶等人提出的理论概念和脉络结合起来,为读者们呈现了一幅较为完整的精神分析治疗实践的理论图景。 书中有关理论延展的部分也能帮助从业已久的治疗师们进一步思考自己在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和僵局,作者为这些读者提供了进入精神分析更浩瀚磅礴的领域的指南针,并以个人经验来指引大家,以不至于迷失其中。本书以书信对话的方式展开,共计三十六封信。书信内容总体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关于精神分析基本设置的探讨,比如何时可以让来访者睡上躺椅,付费对分析意味着什么,等等。 进一步地,作者深入探讨了移情这一概念,并借此穿插了几个非常重要的议题:爱、恨和防御。这些议题非常深刻,触及了精神分析的一些困难点,如生本能、死本能、超越快乐原则,以及创伤。此外,作者通过对心理治疗现场的片段式还原,展现了治疗如何发挥效用,以及治疗师如何深入到与来访者的治疗关系中去思考。 最后是作者的个人经历部分,信中呈现了他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个案及其处置过程,以及他与一些著名的精神分析大师的相遇和友谊,这些激荡人心的相遇时刻也展现了大师们强烈的个人风格与魅力。 书信式的写作和面对“年轻治疗师”的设定,并没有让这本书仅仅流于表面。这种书信对话的方式清晰地向读者们展现了精神分析关键理论在实际治疗中的困境,作者徐徐道来,带着对临床多样性和当下性的思考,将自己的理论创新与温尼科特、雅克·拉康、麦克杜格尔、弗朗索瓦兹·达沃因、让-马克斯·高迪利埃、米歇尔·内霍和皮耶拉·奥拉尼耶等人提出的理论概念和脉络结合起来,为读者们呈现了一幅较为完整的精神分析治疗实践的理论图景。 书中有关理论延展的部分也能帮助从业已久的治疗师们进一步思考自己在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和僵局,作者为这些读者提供了进入精神分析更浩瀚磅礴的领域的指南针,并以个人经验来指引大家,以不至于迷失其中。本书以书信对话的方式展开,共计三十六封信。书信内容总体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关于精神分析基本设置的探讨,比如何时可以让来访者睡上躺椅,付费对分析意味着什么,等等。 进一步地,作者深入探讨了移情这一概念,并借此穿插了几个非常重要的议题:爱、恨和防御。这些议题非常深刻,触及了精神分析的一些困难点,如生本能、死本能、超越快乐原则,以及创伤。此外,作者通过对心理治疗现场的片段式还原,展现了治疗如何发挥效用,以及治疗师如何深入到与来访者的治疗关系中去思考。 最后是作者的个人经历部分,信中呈现了他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个案及其处置过程,以及他与一些著名的精神分析大师的相遇和友谊,这些激荡人心的相遇时刻也展现了大师们强烈的个人风格与魅力。 书信式的写作和面对“年轻治疗师”的设定,并没有让这本书仅仅流于表面。这种书信对话的方式清晰地向读者们展现了精神分析关键理论在实际治疗中的困境,作者徐徐道来,带着对临床多样性和当下性的思考,将自己的理论创新与温尼科特、雅克·拉康、麦克杜格尔、弗朗索瓦兹·达沃因、让-马克斯·高迪利埃、米歇尔·内霍和皮耶拉·奥拉尼耶等人提出的理论概念和脉络结合起来,为读者们呈现了一幅较为完整的精神分析治疗实践的理论图景。 书中有关理论延展的部分也能帮助从业已久的治疗师们进一步思考自己在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和僵局,作者为这些读者提供了进入精神分析更浩瀚磅礴的领域的指南针,并以个人经验来指引大家,以不至于迷失其中。
展开
目录
第1封信 对话者 / 001

第二封信 年轻的心理治疗师 / 007

第三封信 设置 / 013

第四封信 弗朗索瓦兹·多尔多和精神分析的非道德性 / 019

第五封信 沙发还是椅子? / 031

第六封信 移情 / 037

第七封信 费伦齐的困境 / 044

第八封信 精神病:与吉塞拉·潘果夫的相遇 / 056

第九封信 潘果夫与她的教学 / 061

第十封信 温尼科特的存在的连续性概念:创伤的移情和治疗 / 072

第十一封信 阅读《超越快乐原则》:厄洛斯的坚持 / 087

第十二封信 埃利奥·佩莱格里诺 / 104

第十三封信 幽默 / 116

第十四封信 菲利普·雷法波特眼中的妄想狂 / 121

第十五封信 玩家 / 136

第十六封信 弗洛伊德、米歇尔·内霍和皮耶拉·奥拉尼耶: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焦虑 / 139

第十七封信 性倒错和躯体化:乔伊斯·麦克杜格尔的工作 / 151

第十八封信 金钱 / 164

第十九封信 移情与友谊 / 170

第二十封信 癔症 / 177

第二十一封信 治疗师 / 190

第二十二封信 维克多·斯米诺夫:一个可以遵循的例子 / 194

第二十三封信 弗朗索瓦兹·达沃因和让-马克斯·高迪利埃:超越创伤的历史 / 203

第二十四封信 温尼科特的当代性和精神分析社团 / 218

第二十五封信 心理健康 / 227

第二十六封信 心理治疗中的信任 / 231

第二十七封信 焦虑:人的神圣部分 / 236

第二十八封信 卢普·维尔莱:作为概念框架之变革的精神分析 / 241

第二十九封信 内在母亲 / 260

第三十封信 写作 / 265

第三十一封信 作为防御的幻觉和克劳德·朗兹曼的三重知识 / 268

第三十二封信 极权主义政权与精神病 / 275

第三十三封信 真正的爱 / 281

第三十四封信 恨 / 307

第三十五封信 塞莱斯蒂娜超我和杜尔西内亚超我 / 321

第三十六封信 弗洛伊德和斯宾诺莎 / 340第1封信 对话者 / 001

第二封信 年轻的心理治疗师 / 007

第三封信 设置 / 013

第四封信 弗朗索瓦兹·多尔多和精神分析的非道德性 / 019

第五封信 沙发还是椅子? / 031

第六封信 移情 / 037

第七封信 费伦齐的困境 / 044

第八封信 精神病:与吉塞拉·潘果夫的相遇 / 056

第九封信 潘果夫与她的教学 / 061

第十封信 温尼科特的存在的连续性概念:创伤的移情和治疗 / 072

第十一封信 阅读《超越快乐原则》:厄洛斯的坚持 / 087

第十二封信 埃利奥·佩莱格里诺 / 104

第十三封信 幽默 / 116

第十四封信 菲利普·雷法波特眼中的妄想狂 / 121

第十五封信 玩家 / 136

第十六封信 弗洛伊德、米歇尔·内霍和皮耶拉·奥拉尼耶: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焦虑 / 139

第十七封信 性倒错和躯体化:乔伊斯·麦克杜格尔的工作 / 151

第十八封信 金钱 / 164

第十九封信 移情与友谊 / 170

第二十封信 癔症 / 177

第二十一封信 治疗师 / 190

第二十二封信 维克多·斯米诺夫:一个可以遵循的例子 / 194

第二十三封信 弗朗索瓦兹·达沃因和让-马克斯·高迪利埃:超越创伤的历史 / 203

第二十四封信 温尼科特的当代性和精神分析社团 / 218

第二十五封信 心理健康 / 227

第二十六封信 心理治疗中的信任 / 231

第二十七封信 焦虑:人的神圣部分 / 236

第二十八封信 卢普·维尔莱:作为概念框架之变革的精神分析 / 241

第二十九封信 内在母亲 / 260

第三十封信 写作 / 265

第三十一封信 作为防御的幻觉和克劳德·朗兹曼的三重知识 / 268

第三十二封信 极权主义政权与精神病 / 275

第三十三封信 真正的爱 / 281

第三十四封信 恨 / 307

第三十五封信 塞莱斯蒂娜超我和杜尔西内亚超我 / 321

第三十六封信 弗洛伊德和斯宾诺莎 / 340第1封信 对话者 / 001

第二封信 年轻的心理治疗师 / 007

第三封信 设置 / 013

第四封信 弗朗索瓦兹·多尔多和精神分析的非道德性 / 019

第五封信 沙发还是椅子? / 03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威海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