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南怀瑾选集(典藏版)(第2卷)
0.00     定价 ¥ 70.00
威海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309094381
  • 作      者:
    南怀瑾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04
收藏
内容介绍
《南怀瑾选集》 典藏版 第二卷 包含《老子他说》和《孟子旁通》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的五千文,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老子他说》是南怀瑾先生关于《老子》的讲记。作者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老子》的内涵作了充分的阐解、辨正和引述。具有深入浅出,明白通畅的特点。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使深奥的古籍通俗化,专门的学术大众化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书末还附有历代《老子》研究书目。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名著,也是研究孟子的生平事迹及其学说的最重要的资料。许多激励人心、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源出于它。《孟子旁通》是南怀瑾先生关于《孟子》的讲记。作者采用“经史合参”的方法,以《孟子》的原文为“经”,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人物活动为“史”,并配合其他种种历史故事和社会现象,对孟子立身处世的人格及其思想影响,作了透彻的讲述。它使读者能在谈笑风生的气氛中,轻松而又深刻地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习,增长文史知识,获取人生智慧。书末还附有历代《孟子》研究书目。《南怀瑾选集》 典藏版 第二卷 包含《老子他说》和《孟子旁通》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的五千文,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老子他说》是南怀瑾先生关于《老子》的讲记。作者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老子》的内涵作了充分的阐解、辨正和引述。具有深入浅出,明白通畅的特点。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使深奥的古籍通俗化,专门的学术大众化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书末还附有历代《老子》研究书目。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名著,也是研究孟子的生平事迹及其学说的最重要的资料。许多激励人心、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源出于它。《孟子旁通》是南怀瑾先生关于《孟子》的讲记。作者采用“经史合参”的方法,以《孟子》的原文为“经”,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人物活动为“史”,并配合其他种种历史故事和社会现象,对孟子立身处世的人格及其思想影响,作了透彻的讲述。它使读者能在谈笑风生的气氛中,轻松而又深刻地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习,增长文史知识,获取人生智慧。书末还附有历代《孟子》研究书目。
展开
目录
目录 《老子他说》 出版说明 由老子到孙子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6 黄老的内涵7 拨乱反正的趣谈8 太上老君与李老子10 汉文帝善用老子的法宝13 半壁江山一纸书16 老子吃瘪22 曾国藩与屠羊说25 王阳明与曾国藩28 阴柔不是阴谋30 老子还他老样子31 老子五千文过关32 第一章35 头头是道35 有无主宾37 玄元之妙39 第二章41 真善美的价值定论何在?41 善反而不美42 有无相生45 老子背上历史的烂账47 流水行云永不居49 第三章52 老子薄视时贤52 贤与不贤的君子小人之辨55 道家与法家的辨贤59 现代化好人与老人的表扬法62 盗机与哲学64 历史上严禁工业科技发展的死结66 劫灰和人类的物质文明69 世上无如人欲险72 虚心实腹与鼓气74 道家虚心养气的真传76 赵宋是再次的南北朝77 寇准的胆识79 宋真宗贿赂宰相80 第四章82 道在存在不存在间82 汉文帝、康熙、郭子仪84 郭子仪与鱼朝恩86 卢杞、李白与郭子仪87 半个芋头,十年宰相88 白衣山人——李泌90 山人自有妙计91 英雄退步学神仙92第五章96 圣人与刍狗96 正言若反99 风箱式的说话艺术100 第六章103 吹毛用了急须磨105 人为神的守护人106 第七章108 老子的不自偷生108 第八章111 水的人生艺术111 第九章114 富贵难保的反面文章115 中外历史上的悲剧116 进退存亡之际120 急流勇退的类型121 第十章126 魂魄精神一担装126 养气与修心128 为政治国的哲学130 第十一章134 第十二章136 花花世界奈聋盲136 第十三章139 宠辱谁能不动心139 天下由来轻两臂141 第十四章144 时空心物与道的体用144第十五章148 老子的“士”的内涵148 濯足浊流人自清153 动的哲学155 第十六章159 静的妙用159 芸芸众生的命根161 第十七章166 人生哲学与道的层面166 第十八章170 忠臣孝子的伪装170 春秋两大名医——老子与孔子173 第十九章176 “王”“贼”并列的烂账176 唯大英雄能本色178 第二十章181 知识是烦恼的根源181 老子素描修道者的人生183 只是同流不下流186 老子处世哲学的人证188 第二十一章191 老子的物是什么东西191 春秋时代南北文学的境界194 此精不是那精195 孟子的证道197 第二十二章200 曲直分明转一圈200 尧的儿子,汉武帝的奶妈203 刘备的淫具,齐景公的刽子手205 枉则直的教育法208 狐狸、豹皮的吸引力212 有了富贵,失去欢乐216 四不的领导学218 第二十三章221 这自然不是那自然221 非人力所及的因果变灭律222 第二十四章227 企鹅的步伐,猩猩的醉舞227 投鞭断流的苻坚229 山泉绕屋知深浅232 第二十五章236 天下大老母236 万道不离王道与人道239 好不容易自然241 念天地之悠悠244 自然神仙247 第二十六章249 一肩挑尽古今愁249 谁肯放下自私的包袱251 两臂重于天下252 超然轻重的历史故事253 附录:历代《老子》研究书目 《孟子旁通》 出版说明 前言316 讲在前面321 春秋无义战325 司马迁编撰手法中的孟子327 驺衍和孟子的强烈对比329 处世的哲学问题332 苏秦与孟子的时代335 秦皇霸业的蓝图336 苏秦的还乡339 千古人情的嘴脸341 苏秦成功的秘诀343 王霸互用的失败344 《阴符经》的启示345 图取个人权利347 佩六国相印的显赫时期349 苏秦的书生本色352 苏秦的义利之辨356 生死之谜358 经史合参361 梁惠王的先世362 商鞅和梁惠王363 梁惠王章句上366 梁惠王与孟叟366 司马迁对梁惠王和孟子的观点368 义利之辨370 何能不讲利373 玩弄仁义的权智374 孟子思想被夹缠不清375 玩物丧志379 阿房宫与秦始皇382 《三辅黄图》384 迷楼与隋炀帝385 艮岳与宋徽宗388 颐和园与清末391 凤阁龙楼与李后主392 《清明上河图》的背面394 不违农时397 乱世流亡图的文学398 二郎神和都江堰403 杀人和吃人的譬喻407 梁惠王念苦经410 仁政之道411 人品与器识的评鉴416 也是相法419 天下定于一421 孟子与苏秦的对照424 苏子为赵合纵说魏——《战国策》原文424 苏秦的权谋427 孟子的机锋转语429 定于一431 儒道同源的一统天下432 仁爱的推广434 齐宣王不像屠户436 行为心理439 对牛谈心440 政治领导者的病态心理443 孟子的行为心理学446 权能问题449 世上无如人欲险451 梦似人生455 齐国富强的素描457 缘木求鱼462 经济和政治465 为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威海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