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国政治制度为什么行?
0.00     定价 ¥ 56.00
威海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1565525
  • 作      者:
    杨英杰
  • 出 版 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根据自己的基本国情,建立起了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在内的现代政治制度等,这些制度层从根本上保障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本书主要包括11章内容,从政治权利的来源、分配、运用、监督,以及人才的选拔机制和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等方面,对中国政治制度为什么行作了理论上的阐释,深度解读了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密码,对于进一步增强制度自信提供了有一定价值的理论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根据自己的基本国情,建立起了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在内的现代政治制度等,这些制度层从根本上保障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本书主要包括11章内容,从政治权利的来源、分配、运用、监督,以及人才的选拔机制和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等方面,对中国政治制度为什么行作了理论上的阐释,深度解读了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密码,对于进一步增强制度自信提供了有一定价值的理论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根据自己的基本国情,建立起了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在内的现代政治制度等,这些制度层从根本上保障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本书主要包括11章内容,从政治权利的来源、分配、运用、监督,以及人才的选拔机制和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等方面,对中国政治制度为什么行作了理论上的阐释,深度解读了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密码,对于进一步增强制度自信提供了有一定价值的理论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根据自己的基本国情,建立起了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在内的现代政治制度等,这些制度层从根本上保障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本书主要包括11章内容,从政治权利的来源、分配、运用、监督,以及人才的选拔机制和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等方面,对中国政治制度为什么行作了理论上的阐释,深度解读了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密码,对于进一步增强制度自信提供了有一定价值的理论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根据自己的基本国情,建立起了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在内的现代政治制度等,这些制度层从根本上保障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本书主要包括11章内容,从政治权利的来源、分配、运用、监督,以及人才的选拔机制和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等方面,对中国政治制度为什么行作了理论上的阐释,深度解读了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密码,对于进一步增强制度自信提供了有一定价值的理论分析。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和全面领导制度
第一节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和全面领导制度的理论渊源 / 003
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和全面领导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 / 003
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和全面领导制度是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 / 006
第二节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和全面领导制度的历史逻辑 / 010
一、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和确立党的领导 / 010
二、改革时期:发展和完善党的领导 / 014
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 019
第三节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和全面领导制度的现实优势 / 022
一、党的政治领导指引明确的政治方向 / 022
二、党的思想领导确立科学的思想路线 / 023
三、党的组织领导统领先进的组织建设 / 025
四、党的社会领导汇聚强大的社会力量 / 026
第二章 “议行合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渊源 / 031
一、人民主权原则 / 031
二、代议制 / 034
三、民主集中制 / 037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沿革 / 040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与建立 / 040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 046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 049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 / 049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 052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 054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 056
第三章 党领导和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
第一节 多党合作制度的理论基础 / 061
一、现代政党制度中的政党概念及政党关系理论 / 061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理论及其中国化发展 / 064
第二节 中国历史实践中的政党制度选择 / 069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多党合作的历史实践 / 069
二、新中国成立至今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与确立 / 073
第三节 多党合作制度的特色和优势 / 077
一、中国政党制度与西方国家政党制度的比较 / 077
二、新型政党制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与优势 / 083
第四章 融洽和谐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理论 / 089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和内涵 / 089
二、民族区域自治机关与自治权 / 091
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逻辑 / 096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发展 / 100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提出与构建 / 100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善的历史过程 / 103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现实优势 / 108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 108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我国的现实国情 / 110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之间的关系 / 113
第五章 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一节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理论构架 / 119
一、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 119
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 123
第二节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历史发展 / 128
一、实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历史原因与现实原因 / 128
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 131
第三节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显著优势 / 136
一、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西方地方自治制度的主要区别 / 136
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实现基层治理 / 138
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141
第六章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文化渊源和理论基础 / 147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传统文化基因 / 147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 / 151
三、西方协商民主与政治参与理论的借鉴 / 154
第二节 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实践探索 / 157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协商实践 / 157
二、社会主义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与确立 / 159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巩固和完善 / 16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特色和优势 / 164
一、中西协商民主的比较 / 164
二、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建设 / 166
三、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 169
第七章 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行政管理体制
第一节 行政管理体制的基本理论 / 175
一、行政管理体制的内涵和外延 / 175
二、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 / 178
三、中西方行政管理体制的对比研究 / 181
第二节 我国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威海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