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梁惠王(上)
◎ 做人不要轻义重利 /
◎ 最大的快乐是与民同乐 /
◎ 不要五十步笑百步 /
◎ 保障和改善民生 /
◎ 损人之事不可为 /
◎ 仁者无敌 /
◎ 身居其位应善谋其政 /
◎ 做人做事仁爱之心是根本 /
◎ 多行善举受益无穷 /
◎ 做法不切实际,就是缘木求鱼 /
◎ 衣食足而知礼仪 /
卷二 梁惠王(下)
◎ 不能把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 /
◎ 老百姓的口碑是判断的标尺 /
◎ 不要逞匹夫之勇 /
◎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
◎ 与百姓共冷暖才是王道 /
◎ 间接说服,曲径通幽 /
◎ 注重考察,不可轻信 /
◎ 不做万夫所指的人 /
◎ 不能凡事以我为中心 /
◎ 得人心者得天下 /
◎ 战争胜负取决于民心所向 /
◎ 关注民生才能凝聚民心 /
◎ 仁政最能感化百姓 /
◎ 多做善事,积德积福 /
◎ 以仁义之心赢得忠诚与敬畏 /
◎ 小人主宰不了世事发展 /
卷三 公孙丑(上)
◎ 实行仁政,顺应发展 /
◎ 做人要培养浩然之气 /
◎ 学者要坚持“不动心”的研学精神 /
◎ 以德服人,教化天下 /
◎ 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
◎ 政德贤明, 仁慈爱民 /
◎ 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 /
◎ 善于反省,多从自身找原因 /
◎ 闻过则喜的人进步会很快 /
◎ 不要固执己见,学会灵活处理 /
卷四 公孙丑(下)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 对有气节的人不要随便待之 /
◎ 君子不会被金钱收买 /
◎ 下级犯错上级有责 /
◎ 身在其位当谋其政 /
◎ 独断专行害处多 /
◎ 孝敬是做人的重要德行 /
◎ 以暴制暴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 /
◎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
◎ 真正的商人不会做垄断市场的事 /
◎ 爱惜人才不是做表面文章 /
◎ 真诚坦率是君子的作风 /
◎ 当今之世弃我其谁 /
◎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 /
卷五 滕文公(上)
◎ 大国与小国行仁政的道理是一样的 /
◎ 上级的做事风格对下级有直接影响 /
◎ 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心里就有盼头 /
◎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
◎ 除旧革新才能进步 /
◎ 对待父母丧事反映一个人的孝顺程度 /
卷六 滕文公(下)
◎ 欲想正人必先正己 /
◎ 节义之人不会为功名利禄所动 /
◎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 得之有道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
◎ 四海归心则战无不胜 /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 君子会坚守自己的节操 /
◎ 发现错误应及时彻底改正 /
◎ 主张正义,为真理而辩 /
◎ 凡事不能走极端 /
卷七 离娄(上)
◎ 有规矩才成方圆 /
◎ 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典范 /
◎ 仁义关乎国家存亡 /
◎ 修身厚德才能治天下 /
◎ 仁德是无敌于天下的利器 /
◎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
◎ 别做把人才往其他地方赶的蠢事 /
◎ 不走正道的人最可悲 /
◎ 真诚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所在 /
◎ 天下归心靠仁义而不靠战争 /
◎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
◎ 不要教条死板,学会通权达变 /
◎ 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 /
◎ 恪尽孝道,天经地义 /
◎ 上梁不正下梁歪 /
◎ 懂得反省,修正不足 /
◎ 恭敬有礼是美德 /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 仁义礼智乐是人力所能及的 /
◎ 小孝治家,大孝治国 /
卷八 离娄(下)
◎ 圣贤皆有施行仁政的共同准则 /
◎ 从大处着手,以大局为重 /
◎ 和谐相处,上下级要互相尊重 /
◎ 有所为有所不为 /
◎ 把握分寸,言行有度 /
◎ 做事要合乎道义 /
◎ 学问的至高境界是自得而简约 /
◎ 以善滋养人,德行崇高 /
◎ 仁义为立身之本 /
◎ 学习先人可贵品质 /
◎ 孔孟学说与历史典集源远流长 /
◎ 清醒认识事物的本质 /
◎ 教人应该艺德并重 /
◎ 因势利导,顺应自然 /
◎ 不畏权贵真君子 /
◎ 反省是一面镜子 /
◎ 做人要学会换位思考 /
◎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 地位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