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0.00     定价 ¥ 24.00
威海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1637090
  • 作      者: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 版 社 :
    中国法制
  • 出版日期:
    2023.08
收藏
内容介绍
为了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与适用法律,我社于2008年9月开始推出“法律注解与配套丛书”,深受广大读者的认同与喜爱,成为法律工作者办案运用和公民法律学习的有力助手。本套丛书主要包括注解、应用及配套三部分。注解部分对主体法中的重点法条及专业术语进行注解;应用根据司法实践提炼疑难问题,并运用法律规定及原理进行解答;在主体法律文件之后择要收录与其实施相关的配套规定,便于读者查找和应用。本分册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含代表法)分册,根据最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全新出版,帮助读者学习最新内容。为了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与适用法律,我社于2008年9月开始推出“法律注解与配套丛书”,深受广大读者的认同与喜爱,成为法律工作者办案运用和公民法律学习的有力助手。本套丛书主要包括注解、应用及配套三部分。注解部分对主体法中的重点法条及专业术语进行注解;应用根据司法实践提炼疑难问题,并运用法律规定及原理进行解答;在主体法律文件之后择要收录与其实施相关的配套规定,便于读者查找和应用。本分册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含代表法)分册,根据最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全新出版,帮助读者学习最新内容。为了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与适用法律,我社于2008年9月开始推出“法律注解与配套丛书”,深受广大读者的认同与喜爱,成为法律工作者办案运用和公民法律学习的有力助手。本套丛书主要包括注解、应用及配套三部分。注解部分对主体法中的重点法条及专业术语进行注解;应用根据司法实践提炼疑难问题,并运用法律规定及原理进行解答;在主体法律文件之后择要收录与其实施相关的配套规定,便于读者查找和应用。本分册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含代表法)分册,根据最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全新出版,帮助读者学习最新内容。为了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与适用法律,我社于2008年9月开始推出“法律注解与配套丛书”,深受广大读者的认同与喜爱,成为法律工作者办案运用和公民法律学习的有力助手。本套丛书主要包括注解、应用及配套三部分。注解部分对主体法中的重点法条及专业术语进行注解;应用根据司法实践提炼疑难问题,并运用法律规定及原理进行解答;在主体法律文件之后择要收录与其实施相关的配套规定,便于读者查找和应用。本分册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含代表法)分册,根据最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全新出版,帮助读者学习最新内容。为了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与适用法律,我社于2008年9月开始推出“法律注解与配套丛书”,深受广大读者的认同与喜爱,成为法律工作者办案运用和公民法律学习的有力助手。本套丛书主要包括注解、应用及配套三部分。注解部分对主体法中的重点法条及专业术语进行注解;应用根据司法实践提炼疑难问题,并运用法律规定及原理进行解答;在主体法律文件之后择要收录与其实施相关的配套规定,便于读者查找和应用。本分册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含代表法)分册,根据最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全新出版,帮助读者学习最新内容。
展开
目录
适用导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依据】

1.本法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第二条【党对选举工作的领导】

第三条【选举方式】

2.我国人大代表选举的总原则及市级行政单位的选举是如何规定的

第四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如何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如何理解“剥夺政治权利”

5.选举的法定年龄如何计算

6.精神病人有选举权吗

7.服刑人员、被羁押人员、受拘留处罚的人员有选举权吗

第五条【一人一票原则】

8.选民与公民的不同有哪些

9.我国选举权的平等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六条【解放军选举办法】

10.参加军队选举的人员包括哪些

第七条【人大代表的广泛性】

11.怎样理解我国人大代表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基层代表

12.本法关于华侨和归侨参加人大代表选举是怎样规定的

第八条【选举经费】

第二章选 举 机 构

第九条【选举的主持】

13.本法关于人大代表间接选举的主持机构是如何规定的

14.本法关于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主持机构是如何规定的

第十条【选举委员会的人员组成】

15.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县级人大常委会任命

16.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能同时是代表候选人

第十一条【选举委员会职责和工作要求】

17.选举委员会的职责有哪些

第三章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

第十二条【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名额】

18.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名额的确定原则是什么

19.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具体名额是如何分配的

20.对聚居的少数民族多和人口居住分散的地方的人大代表名额有什么特殊规定

第十三条【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具体名额的确定】

21.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名额是怎样确定的

第十四条【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名额变动】

22.可以重新确定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名额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23.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原乡镇人大代表是否需要重新选举

24.重新确定代表名额的程序是怎样的

第十五条【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名额分配】

第四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

第十六条【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单位和名额】

25.全国人大代表的产生单位有哪些

26.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的具体确定程序是怎样的

第十七条【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分配】

27.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的分配应遵循哪些原则

第十八条【少数民族应选全国人大代表】

第五章各少数民族的选举

第十九条【聚居少数民族的代表名额】

28. 如何理解“有少数民族聚居”

29.对于聚居的少数民族的选举权有哪些特殊规定

第二十条【自治地方其他民族的代表名额】

第二十一条【散居少数民族的代表名额】

第二十二条【少数民族单独选举或联合选举】

第二十三条【选举文件的民族文字】

第二十四条【少数民族选举的其他事项】

30.如何理解本条规定中“参照”的含义

第六章选 区 划 分

第二十五条【选区划分的原则】

31.如何理解选区及选举单位

32.如何对选区进行划分

第二十六条【各选区应大体相等】

第七章选 民 登 记

第二十七条【选民资格的确认】

33.流动人口如何进行选民登记

第二十八条【选民名单的公布】

第二十九条【对选民名单不同意见的处理】

34.选民向选举委员会进行申诉有哪些法律规定

35.就选民资格异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八章代表候选人的提出

第 三 十 条【代表候选人的推荐】

36.推荐代表候选人的主体有哪些

37.关于代表候选人资格的规定有哪些

38.如何理解接受推荐的代表候选人应提供个人情况

第三十一条【差额选举】

第三十二条【正式代表候选人的确定】

39.直接选举中如何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

40.间接选举中如何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

第三十三条【间接选举中代表候选人的广泛性】

第三十四条【对代表候选人的介绍】

41.介绍代表候选人的主体有哪些

42.介绍候选人的方式有哪些

43.如何理解“应当”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

第三十五条【禁止接受境外资助】

44.如何理解境外资助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威海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