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译序 I
初版译序 VI
一 存在的真理 001
1. 完全有必要重新追问存在的意义 003
2. 存在的领悟 004
3. 应该就存在者的存在来追究它们 004
4. 生存问题总是只能通过生存活动本身来澄清 005
5. 此在充当的就是首先必须问及其存在的存在者 006
6. 存在与真理“同行” 006
7. 真理不是一种“符合关系” 007
8. 唯当此在存在,才“有”真理 008
9. 哲学的耻辱 009
10. “主客体关系”:一个不祥的哲学前提 011
11. “主体”非“人”,也与“我”无关 013
12. “世”就是在的所在 013
13. 严格说来我们在一个其上主要有在的状况中 014
14. 人不是在者的主人。人是在的看护者和邻居 014
15.人是“在”的“牧者” 015
16. 本质的真理即真理的本质 016
17. “无蔽”非“正确” 017
18. 真理的本质是非真理 018
19. “此在”即“存在”的真理之定位 019
20. “存在”就是时间,不是别的东西 020
21. 真理的发生 020
二 思想的任务 023
22. 哲学的终结与思的任务 025
23. 最激发思想的事是我们至今还尚未思 027
24. 做一名教师仍然是很高尚的事 029
25. 思是人类最简单也最费力气的一项手艺活 031
26. 将来的思不再是哲学了 032
27. 重要的思想家总是说同一桩事情 033
28. 思成为“哲学”……思却消失了 033
29. 思既不是理论的也不是实践的 034
30. 正确性之外的科学就是哲学 034
31. 思反对价值评判 035
32. 在、人、思、言、诗同一 036
33. 思就是在的思 036
34. 回到形而上学之基础 037
35. 诸科学的根本在其本质(存在)的基地上萎缩了 037
36. 形而上学就是此在本身 038
37. 形而上学之克服(overcomemetaphysics) 038
38. 真正的思留心于存在的真理 039
39. 思者道说存在,诗人命名神圣 040
40. 任何人道主义都是形而上学的 041
41. 希腊哲学的复活是不可能的,也是于事无补的 042
42. 对东方思想来说,美学思考恐怕终归是陌生的 043
43. “思在”即“守卫”“回应”和“警戒”在 043
44. 思至多不过是一条田间小路 044
45. 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家并且扎根于一个传统 044
46. 要防止思想被贱价出卖 045
47. 思想本身只能借助具有同一源头和使命的思想来改变046
48. 研究尼采就是研究当代人自己的“地位”与“处境” 046
49. 这种思的本质就是去做好准备 047
50. 尼采的话道出了西方两千年历史的天命 047
51. 虚无主义是西方历史基本的运动 048
52. 现时代五大“本质性现象” 049
53. 形而上学为时代奠定基础 050
54. 学者消失了 051
55. 科学堕落为探究 052
56. 主体主义和客体主义必然相互推动 053
57. “人类学”不知人的可能性 054
58. 追问是思的虔诚 054
59. 思最恒久之物是道路 055
60. 渴望知识,贪求解释,决不会导向思的洞察 055
61. 诗人思想家(“来自思想的体验”) 056
62. 人必须学会在无名中生存 064
三 语言是存在的家 067
63. 言说表出的方式就是语言 069
64. “诗意的”言说 070
65. 要能保持沉默,此在必须有某事要说 070
66. 人显示自己为说话的存在者 071
67. 哲学探索将不得不放弃“语言哲学” 072
68. 言说有可能变为闲谈 072
69. 良知的呼声为想要回家者所闻见 073
70. 语言之体验 074
71. 不能满足于“科学和哲学的语言知识” 075
72. 日常说话时语言本身并没有“发言权” 076
73. 诗人让语言说出自己 077
74. 语言的存在———存在的语言 077
75. 我们的讲只是不断地追随语言 079
76. 我们讲话只是为了让语言自己言说 079
77. 语词乃给出者 080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