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引子/1
第一章 信息已在
第一节在新世界谈论新世界 / 10
第二节无信不立 / 15
第三节直面信息 / 22
第四节信息的层块 / 31
第五节信息的环境 / 48
第六节共同命运与破壁 / 60
第二章 扬弃与告别
第一节“踹门” / 82
第二节扬弃 / 98
第三章 新框架
第一节对信息的新框架 / 152
第二节切割信息 / 193
第三节主体与计算 / 195
第四节算法 / 198
第五节干扰与噪声 / 201
第六节关于框架和框架之外 / 202
第四章 信息之源
第一节信息来源 / 210
第二节主体信息的源动 / 213
第三节信息文明 / 218
第四节信息之源的变化 / 224
第五节欢迎来到信息视角 / 226
第五章 信息的流变
第一节辩证法与新对话 / 236
第二节起承反合 / 242
第三节信物 / 243
第四节主客 / 249
第五节先后 / 253
第六节内外 / 273
第七节真理与谬误 / 278
第八节有为无为 / 282
第九节一条只能踏入一次的河 / 285
结语 人们浮在大地上
双脚离地 / 292
虚化 / 295
信物合一 / 297
后记 299
引子
人们不知不觉“灵魂出窍”,在另一个世界拥有了自己的身份和空间并从事活动,这个世界就是信息世界。它由信息组成,和我们习以为常的物质世界并存。
它既是古老的又是崭新的。人类在地上直立行走了700万年A,在200万年前开始制作工具B,在2万多年前开始塑像和绘画C。从构成人类的DNA形成,到语言、图画的诞生,再到发明文字,人类的信息生产已经在几百万年间经历了不同层次的扩展。但这些都比不上当前时代的巨变——随着互联网诞生,一个近乎单纯以信息而生、无信息而灭的世界将亿万人类、世间万物互联互通。仅仅一代人之前,它还是少数人体验的新锐玩具。如今,这个新兴的信息世界正在吞噬以前独立的各个信息世界,实现着大一统。
它既是无形的又是物质的。信息依赖物质存在,没有必然的性状。在过往的社会信息生产中,人是当仁不让的中心,色彩、声音和动作等物质的具体形式与运动组成了表达,这些表达又还原于人类感官的捕获,使文字、旗帜、剪刀手等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