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汉语阿拉伯语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0.00     定价 ¥ 45.00
上峰书院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0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9279998
  • 作      者:
    吴昊
  • 出 版 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20-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吴昊,博士,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阿拉伯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社会科学普及专家,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本科高等学校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重庆国际战略研究院阿拉伯国家研究所所长,中国中东学会理事,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理事,伊斯坦布尔大学《阿拉伯研究》顾问委员,第三十二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阿拉伯语组评委,出版专著3部,教材3部,主持省部级科研、教改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基于汉阿隐喻认知对比的重要性和现有研究的不足,《汉语阿拉伯语隐喻认知对比研究》在充分吸收中外隐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认知角度对汉语、阿拉伯语中“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隐喻方式进行多维度、综合性对比研究。“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作为一种认识世界和阐述世界的方式,在汉语和阿拉伯语中存在共性。但语言是一种世界观,操不同语言的民族经过语言的过滤看待世界的方式会有所不同,由于中阿两个民族不同的历史、地理、文化等背景,反映在其语言中的隐喻认知也存在差异。
  《汉语阿拉伯语隐喻认知对比研究》具体选取了人体、空间、时间、动植物、颜色几个域,探析两种语言隐喻认知的异同及其原因,并借此分析两个民族的思维认知差异、文化差异,以期对两种语言中的隐喻及其民族心理、思维方式、文化等方面的关系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汉阿隐喻认知对比的理论基础
1.1 隐喻研究历程:“替代”到“互动”
1.2 隐喻认知的普遍性
1.3 隐喻认知的跨文化变异性

第二章 汉阿“近取诸身”隐喻认知对比
2.1 人体部位、器官隐喻
2.1.1 目标域分析
2.1.1.1 以“身”为目标域
2.1.1.2 以“物”为目标域
2.1.2 映射模式分析
2.1.3 认知模式分析
2.1.3.1 遵循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
2.1.3.2 以相似性为映射基础
2.1.3.3 均对文字产生影响
2.1.3.4 均对人体词汇产生影响
2.2 感觉隐喻
2.2.1 软、硬
2.2.2 冷、热
2.2.3 轻、重
2.3 亲属称谓隐喻
2.4 拟人隐喻

第三章 汉阿“远取诸物”隐喻认知对比
3.1 空间隐喻
3.1.1 上、下(高、低)
3.1.2 前、后
3.1.3 左、右、中
3.1.4 东、西、南、北
3.1.5 宽、窄
3.2 时间隐喻
3.3 动植物隐喻
3.3.1 动物隐喻
3.3.2 植物隐喻
3.4 颜色隐喻

第四章 汉阿隐喻认知的思维方式差异
4.1 整体思维能力的不同表现
4.2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偏重

第五章 汉阿隐喻认知的文化差异
5.1 价值观差异
5.2 生活方式差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上峰书院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