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在东京采访高考情况时,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很多接受采访的孩子的想法之所以比较理性,是因为他们同时受到了祖父母和父母的影响。
说实话,并不是每个考入知名高中的孩子都能很有逻辑地回答我的采访问题,有很多在学校和补习班里成绩优异的孩子,只会回答“是”或“不是”。
我发现,有的孩子措辞得体,对时事很关注,对未来的梦想也能娓娓道来,于是,我追问他们为何表现得如此优秀,结果得到了很意外的答案。
很多孩子是这样回答的:
“爷爷给我讲过原来日本很穷的时候的事。”
“奶奶说女人也需要工作。”
还有孩子说:
“我和爷爷玩儿的时候最开心。”
“外婆教过我成语,于是我就开始对成语感兴趣了。”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祖父母对孙辈的影响是如此之大。
当然,我采访的家庭大多数都是所谓的“核心家庭”,也就是由父母二人及他们的孩子,或单亲父母及其孩子组成的两代人家庭。
根据厚生劳动省负责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政府部门。发布的《国民生活基础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家庭将近六成是核心家庭。
东京市民的住房情况也反映出,现在三代人同住的情况已经非常少了,大多数家庭都是父母和其未成年的孩子生活在一起,考入知名高中的孩子所在的家庭也不例外。
即便如此,孙辈能这样回答,也说明虽然他们和祖父母接触的机会不多,但孙辈仍然记得祖父母说过的话,而且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我的拙作《爸爸习惯好,孩子成绩好》和《教育孩子,父母的对话内容很重要》两本书中都提到了“和祖父母的相处”是影响孙辈成长的重要因素,这个观点得到了很多读者的赞同,于是,我动笔写了这本书。
为什么这么说呢?基于和祖父母相处方式的不同,孙辈既有可能受到好的影响,也有可能受到不好的影响。
如今,我们经常在媒体上和商业活动中看到“超级祖父母”这个词语。
超级祖父母,即积极参与养育孙辈的祖父母。一方面,祖父母很关心孙辈的成长,积极地想要参与其中,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事。另一方面,我们身边也确实存在“对育儿插嘴太多的祖父母”和“想在培养孙辈上挽回自己培养子女的失败的祖父母”,他们的行为给孙辈的父母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有时还会把孙辈引到错误的道路上去,或者造成不必要的家庭秩序的混乱,这些也都是事实。
孙辈处于婴幼儿阶段,祖父母的年龄一般在55岁到65岁之间,还是很“年轻”的。有的祖父母仍在企业或社会团体等组织里兢兢业业地工作;有的祖父母虽然已经退休了,但还有“想干点儿什么”“想找点儿事情做”的想法。
“年轻”的祖父母有行动力和财力,他们能为孙辈做到的事情可能连孙辈的父母都做不到,所以,有时他们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言语或行动,却成了对孙辈的溺爱。
此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我国北方地区,孩子通常将母亲的父母称为姥爷、姥姥,在南方地区,则通常称外公、外婆,为保持全书一致性,在本书中统一使用外公、外婆。不区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时,统称为祖父母。这两方老人,和孙辈的相处方式会有所不同;孙辈是和祖父母同住,还是分开住,情况又不同。
因此,本书会针对以上各种情况,分别来说明祖父母在培养孙辈的过程中怎么做比较合适。
其实,在日本家庭里,正值盛年的爸爸们在职场上是非常忙的。在本书中我也会提到,近些年爸爸参与育儿的时间虽然在增加,但在时间上和程度上仍然远远不够。然而,大部分爸爸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否有所提高,他们只看重成绩的态度,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压力。这种现象也是很常见的。
当然,妈妈在育儿方面也存在自己的问题。职场妈妈在时间上和体力上对孩子的关心都不够,而妈妈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心却超乎寻常,经常会在孩子中考的时候,一下子发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鉴于这样的现状,如果祖父母能帮忙,爸爸妈妈会非常感激,孙辈也会非常高兴。如果“超级祖父母”有正确的育儿思想,他们就会成为发掘孙辈各种潜能的非常强大的力量。
在本书中,我以6~12岁孩子的祖父母为读者对象,探讨为了孙辈身体和智力的良好发展、品格和社会性的养成,祖父母应该如何快乐积极地培养孙辈,如何支持自己的儿女,共同做好家庭教育。
清水克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