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貌研究是为了让越来越远离人的城市重回人的属性。
文化属于人类的范畴,它是人类对自然界改造的过程及结果,城市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风貌表现了这种文明的空间特征和空间灵魂,这里面是人对城市环境的作用力及其结果的映射。
风貌与文化的关系反映在人的属性上。城市风貌是在城市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统、文化和生活的环境特征,是一个城市*有力、*精彩的高度概括,是人类有目的活动的一种结果,反映人类精神文明追求的结果,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是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基因”。
文化是城市的特色和灵魂,深深地根植于民间和民族个体心灵深处,体现着各民族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心理特征,承载着各民族特定的历史记忆和遗传基因,寄寓着各民族的生活情感与人生理想。城市风貌规划管理作为城市规划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独特功能在于“通过对城市景观显质形态风貌要素的规划控制,塑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与空间环境特色,从而体现一个城市深层的潜质形态风貌要素(即城市文化的内涵和独特品质),进而传达一个城市的精神取向;同时反过来,城市空间的物质形态及其内含的隐性形态(即精神内涵)又育化了人,从而影响到城市的各个方面”(蔡晓丰,2005 [2])。也就是说,城市风貌规划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表现为“共生互动”的效应关系,即城市的物质形态表现的文化风格越高,则城市环境造就的城市人的素质就越高,进而城市人创造的物质文明层次也就越高。
以文化为中心的城市风貌规划管理,超越形式美的局限—创造形式的方法不是追求的*终结果,而是对问题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把握,这是一个没有终极形态的设计管理过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