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关环境的负面报道和百姓的关注度日益增多,我国也即将出台《土污染防治法》和“土十条”等举措。我国的耕地和建设用地,尤其是一些废旧厂房工业用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成为建设用地的使用过程中往往面临土污染评估和土工处置的棘手问题。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发展,在保护生态的过程中寻找新的增长点,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人们通常比较关注大气污染、地表水体的污染,对土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的危害认识程度不高。主要原因可能是前者更直观更显性。土壤污染往往伴随地下水污染,危及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积累性和不可逆转性等特征,其修复治理难度大、费用多、历时长。本书主要为专业人员提供可实践的参考;通过介绍国际先进经验让更多人采取积极行动;介绍国际上的土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提供经验值等目的。
第一章 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固化稳定化技术概述
第一节 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概况
一、 总体应用情况
二、 固化稳定化材料
三、 技术装备与工艺水平
第二节 固化稳定化典型工程案例调研
第三节 重点关注的土壤重金属种类
一、 标准中重金属指标分析
二、 重点关注重金属污染物
第二章 固化稳定化修复后的再利用
第一节 固化稳定化修复后土壤再利用途径
第二节 固化稳定化修复后土壤再利用标准
一、 荷兰建筑材料指令
二、 瑞典的路基材料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三、 美国土壤再利用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固化稳定化修复后土壤资源化利用技术要求
一、 用作公路路基材料
二、 用作河道堤坝
三、 用作建筑物墙体
四、 入填埋场填埋
第四节 典型再利用场景和环境胁迫类型
一、 典型再利用场景分析
二、 典型再利用场景环境胁迫类型分析
第三章 固化稳定化修复后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
第一节 固化稳定化修复后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
一、 重金属的形态分析方法
二、 实验案例
第二节 固化稳定化修复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分析
一、 化学提取法简介
二、 化学提取法实验案例
三、 梯度扩散薄膜技术简介
四、 梯度扩散薄膜技术实验案例
第四章 固化稳定化修复后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评估
第一节 重金属对植物的有效性评价
一、 植物有效性评价简介
二、 实验案例
第二节 重金属对微生物的有效性评估
一、 微生物有效性简介
二、 实验案例
第三节 重金属对土壤动物的有效性评估
一、 生物累积
二、 生物反应
三、 实验案例
第四节 重金属有效性的in vitro模拟评价方法
一、in vitro生物吸收模拟简介
二、 实验案例
第五章 固化稳定化修复后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胁迫模拟方法
第一节 反复冻融
一、 方法调研情况
二、 方法研究
三、 反复冻融处理对固化稳定化土壤性能的影响
第二节 干湿交替
一、 方法调研情况
二、 方法研究
三、 干湿交替处理对固化稳定化土壤性能的影响
第三节 高温老化
一、 方法调研情况
二、 方法研究
三、 高温老化处理对固化稳定化土壤性能的影响
第四节 加速碳化
一、 方法调研情况
二、 方法研究
三、 加速碳化处理对固化稳定化土壤性能的影响
第五节 模拟环境胁迫方法总结
第六章 固化稳定化修复后土壤重金属的浸出方法
第一节 国内外土壤重金属常用浸出测试方法
一、 我国浸出毒性评估方法
二、 美国浸出毒性评估方法
三、 欧盟浸出毒性评估方法
四、 荷兰浸出毒性评估方法
第二节 固化稳定化土壤长效浸出测试创新方法
一、 稳定化处理土壤的长效浸出测试
二、 固化处理土壤的长效浸出测试
第三节 固化稳定化土壤长期稳定性数值模拟评价
第七章 固化稳定化修复后土壤重金属的健康及环境风险评估
第一节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一、 健康风险评估基础理论
二、 健康风险评估程序和内容
三、 国外健康风险评估相关技术导则
四、 我国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五、 典型再利用场景概念模型
第二节 土壤重金属迁移数值模拟研究
一、 稀释衰减模型
二、 稀释衰减影响因素
三、 稀释衰减系数取值
第三节 基于健康风险的土壤重金属浸出限值
一、 目标限值制定思路
二、 确定重金属污染物种类
三、 重金属毒性评估
四、 暴露评估
五、 计算基于目标健康风险的重金属浸出限值
六、 基于健康风险的重金属浸出限值汇总
第四节 基于环境安全的土壤重金属浸出限值
一、 国外水体环境标准中重金属含量限值
二、 我国水体环境标准中重金属含量限值
三、 水体环境标准对重金属含量限值情况汇总与分析
四、 不同再利用场景基于环境安全的浸出限值研究
五、 基于环境安全的重金属浸出限值汇总
第五节 基于健康风险及环境安全的土壤重金属浸出限值
一、 环境健康安全的土壤重金属浸出液目标限值
二、 典型再利用场景土壤重金属浸出限值汇总
第六节 重金属浸出限值合理性分析
一、 浸出限值与现行水体标准的比较
二、 浸出限值的调整
第七节 浸出限值合理性案例
一、 某中学校区场地砷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工程案例
二、 某镀锌厂场地镉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工程案例
三、 某铅污染场地土壤稳定化修复工程案例
四、 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工程案例验证结论
第八章 固化稳定化效果评估方法与标准体系构建
第一节 专用术语及其定义
第二节 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
一、 工作流程
二、 工作内容
三、 修复效果评估
四、 编制总结报告
第三节 取样方法及要求
第四节 修复效果评估
第五节 土壤再利用建议
第六节 再利用区域的长期监测
第七节 后评估报告编制要求
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请使用上峰书院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