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明末循吏冯梦龙
0.00     定价 ¥ 25.00
上峰书院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0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5026358
  • 作      者:
    程慧琴,王凌
  • 出 版 社 :
    海峡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耳犹、子犹,号龙子犹、茂苑外史、顾曲散人、姑苏词奴、平平阁主人等。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明朝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
  冯梦龙出身士大夫家庭,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明崇祯贡生。崇祯七年(1634年),任福建寿宁知县。崇祯十一年(1638年)任满致仕回乡从事著述。晚年奔走反清大业,未成,忧愤而终。
  作者用冯梦龙真实的人生经历,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其爱民务实,清廉自守,充分体现了他“余平生不求名而求实”的高尚品格。
展开
作者简介
  程慧琴,福建江夏学院教授,冯梦龙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文化。
  
  王凌,研究员,冯梦龙文化研究专家,获中国通俗文艺终身成就奖。
展开
精彩书摘
  一、情深义重 恩师难忘
  崇祯七年(1634),六十岁的冯梦龙终于迎来了重要的人生节点,从丹徒训导升任为福建寿宁县令。
  寿宁地处南蛮山区,条件十分恶劣,县令又只是个七品芝麻官,但在冯梦龙看来,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为此,冯梦龙不顾家人劝阻,欣然前往。赴任前,他专程前往常熟巡按公署,向正巡抚江南的祁彪佳拜别。
  冯梦龙与祁彪佳的交往始于祁父祁承爜。
  出身于官宦书香门第的祁承燧,十分喜好读书,是个藏书狂。为了收藏书籍,他曾把妻子的陪嫁品都拿去换书。后来不幸遭遇火灾,半年所购书籍全部化为灰烬。买书没钱,他就开始抄书,每次看到或听到有不曾读过的书,他就千方百计地找来阅读,并抄成副本保存起来。他抄录的书籍,涉及经史子集各类,他还把与科举考试有关的资料汇编成一千卷书籍,供考生参考,在当时大受欢迎。做官后,祁承爜每到任一个地方,就遍访书肆,探寻古籍。20年的时间里,他竞收藏了十万余卷图书。为保存图书,他还编订了《澹生堂藏书约》,编纂了《澹生堂藏书目》十四卷,在目录学史上很有影响。
  万历三十五年(1607),祁承燧调任苏州府长洲知县。当时的冯梦龙是苏州府长洲县的一名生员,才名远扬,他的民歌小曲集《挂枝儿》已经风行天下,而且正在创作传奇。源于共同的爱好,祁承爜认识了冯梦龙,并对这位“老秀才”颇为赏识。
  祁承爜对冯梦龙的影响很大。在祁承爜的影响、引导下,冯梦龙开启了他的通俗文学创作道路,完成了传奇《双雄记》的创作。此后。冯梦龙先后完成“三言”的编选工作,增补了长篇小说《平妖传》,改作了《新列国志》,编辑了《古今谭概》《情史》等笔记故事。
  在二人交往期间,祁承燧还委托冯梦龙帮忙寻访苏州古籍,冯梦龙也因此成了祁氏私署中的常客。在祁署,冯梦龙认识了祁承燧的第四个儿子祁彪佳,此时的祁彪佳只不过是个七八岁的孩童。
  等到祁彪佳成年时,冯梦龙已是文名远播、声驰江南的大名士,备受社会推崇。祁彪佳亦对冯梦龙仰慕不已,尊敬有加。
  在父亲的影响下,祁彪佳也喜爱藏书,并在戏曲研究上颇有建树。当他巡按苏松时,便主动去信向冯梦龙求书讨教,语气相当恭谦.对冯梦龙的著述更是赞赏有加,两人的友情越来越深。
  1628年祁承燧因病去世后,祁彪佳丁忧去职,回绍兴老家守制。在为父亲守孝期间,祁彪佳还曾写信向冯梦龙求赠新书《太霞新奏》,一如既往地鼓励和支持冯梦龙。
  1631年祁彪佳考授福建道御史,与冯梦龙的书信往来依然密切,时时关注冯梦龙的境况。
  明代制度,县学训导任满,业绩突出者,须由提督学道和所属知府考核之后,经省布政使批准,再报吏部诠选,才有可能获得升迁。冯梦龙此次的训导任满升迁寿宁,主要是由于他工作出色,同时与祁彪佳的赏识与极力推荐也有很大关系。冯梦龙赴任寿宁之前,特意前往常熟拜谒祁彪佳,既是难得的知音聚首,也是一次感恩之行。
  1634年六七月间祁冯的常熟会面,颇有戏曲里“大名早已如雷贯耳.恨不得早相见耳”的韵味,两人一见如故,交谈甚欢。冯梦龙的诸多独到见解,令祁彪佳叹服不已。此行,冯梦龙还将自己刻印的著作赠送给祁彪佳。
  相见的时光开心而短暂,临别之际,祁彪佳依依不舍地对冯梦龙说:“此番能够聆听先生的教诲,实乃三生有幸。”
  冯梦龙到任寿宁后,两人之间书信不断。祁彪佳曾多次在信中委托冯梦龙帮忙搜集三吴一带的各种刻书目录,冯梦龙也用心搜寻,不断寄去各种刻书及自己的新著等。
  一位年逾花甲,一位刚逾而立;一位是七品县令,一位则是从二品巡抚;表面上两者反差极大,但他们都关心民生疾苦,都爱书藏书著书,共同的思想情感和爱好将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冯梦龙也终于搭上了仕途的末班车,走上了为国为民的为官之路。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千山万水
一、情深义重 恩师难忘
二、忧国忧民 增补《智囊》
三、艰难跋涉 仙霞入闽
四、林深路窄 难忘政和
五、知难而上 石门隘吟
六、坚定信念 九岭松赞
七、百废待兴 期待明天

第二章 一念为民
八、寻访猎户 除消虎患
九、凝聚民心 修筑城墙
十、苛捐杂税 何时能消
十一、对症下药 严防吏贪

第三章 巧断讼案
十二、精心筹谋 智擒村霸
十三、明辨是非 巧断冤案
十四、重审旧案 化解积怨
十五、珍惜生命 禁溺女婴
十六、移风易俗 重办打旭
十七、遏恶扬善 严惩无赖

第四章 除旧布新
十八、弊端难除 寝食不安
十九、斥虚恩典 体恤民情
二十、整顿粮库 减少饥荒
二十一、建黄册库 为民减负
二十二、严明纪律 减轻徭役

第五章 平安建设
二十三、整饬兵员 防患未然
二十四、车岭复关 百姓安乐
二十五、巡防四隘 消除隐患
二十六、重修北门 安定民心

第六章 关心民生
二十七、整治驿站 良策蒙尘
二十八、解决盐荒 利在千秋
二十九、修建学宫 重教兴学
三十、兴修水利 发展农业

第七章 高风亮节
三十一、老梅自许 清正廉洁
三十二、复四知堂 为人坦荡
三十三、课子编书 以身作则
三十四、新编传奇 倡导和谐
三十五、亲撰“待志” 弘扬文化
三十六、造桥修路 春光无限

第八章 深情厚谊
三十七、重访恩师 倾诉心声
三十八、拜访徐慟 寻觅知音
三十九、闽中诗坛 清正淡雅
四十、壮志未酬 难言归途

结语
附录 冯梦龙纪事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上峰书院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