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王之涣传/三晋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传记丛书
0.00     定价 ¥ 48.00
上峰书院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0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7865685
  • 作      者:
    糜果才
  • 出 版 社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王之涣(688-742)唐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生于绛州(今山西省新绛县),后徙洛阳。官衡水主簿、文安县尉。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善写边塞风光,意境雄浑,多为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靳能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尉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嗽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 世传曾与高适、王昌龄等旗亭画壁,听诗赌胜。传世之作,尤凉州词登鹳雀楼有名。天宝元年,卒于任上。
展开
作者简介
糜果才,作家,1956年7月出生在山西省繁峙县城,人生坎坷,历尽苦难。取得一张山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凭,在地方担任过杂志主编、文联主席、作协主席、文化研究会会长。淡泊人生嗜好寡,除却读书即写书。197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作家》《山西日报》《山西文学》《黄河》等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作品约300多万字。著有《惊世杰作》《人生散记》《愚斋随笔》等作品8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聪慧幼年
1
巍巍吕梁山下,苍苍峨嵋岭前,汾河浍河纵横而流。在这山环水绕、景色秀美的地方,大自然突然造化出一块盆底式的神奇土地,这就是位于晋西南古河东的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大地。
唐武氏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初秋的一天,绛州城内距离梁轨庙不远处的王家大院内,上上下下忙作一团。王夫人产期临近了,她躺在卧室的床榻上,头上滚着亮晶晶的汗珠,腹中感到阵阵钻心疼痛,不由得就呻吟出声来。几个贴身的女下人忙乱着,一个小跑着出门到街上去请接生婆子,一个急步抱柴去厨房里点火烧开水,另一个则在衣柜里寻找着包孩子的花布与小被于。
老爷王昱坐在客厅的方桌前,他的面前放着一杯刚刚沏好的香茗和一部新刻的《诗经》。茗香与墨香在他的鼻息之间悠悠飘荡。他翻开书卷,想温习一下几篇还不烂熟的诗篇,眼睛刚盯上去,心就跑到了卧室里。夫人在卧室里的一声声呻唤,就像一把小锤子一下下敲击在他的心上。夫人临产,这是人生之大事,大人与孩子都要在鬼门关前走一遭,生死攸关,他能不着急吗?可是,着急又有何用呢?有劲也使不上啊!他坐不住了,索性站起来,可是,站起来也是焦急。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于是,他就在客厅里来来回回踱起步来。正在他焦急无奈之时,卧室里传出了几声急促的孩子的啼哭声。嘹亮的啼哭声划破王家大院的上空,传到了左邻右舍,传到了绛州城的大街小巷。这啼哭声告诉人们,一个新的生命来到了这个世界,王家大院又添人进口了。
一个下人急慌慌、兴冲冲从卧室跑到客厅向老爷报喜:“老爷。夫人生了,是个男孩!”
王昱听了,高兴得嘴也合不拢了,问道:“夫人与孩子可都安好?”
下人说:“夫人与孩子一切平安。老爷尽可放心。”
王昱听说夫人与孩子全都平安,这才将一颗悬在嗓子眼里的心重新放回到胸膛里。夫人已经为他生了3个男孩,这一个孩子是他的第4个孩子了。
王昱的上边还有一层天呢。孩子出生,他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禀报父亲。
王昱轻手轻脚来到后院上房,小心翼翼地向父亲禀报了妻子诞下一个男孩的消息。
父亲面露喜色,轻捋长髯,对儿子说:“好!添丁进口,这是我们王家祖上有德啊!”
王昱的父亲王德表,时年68岁,已从瀛州(今河北河间市)文安县令任上致仕多年,平时在家里著书立说,钻研学问。多子多孙,是老人晚年最大的希冀。老人一生有昱、炅、景、昌四个儿子,唯有昱这个大儿子给他生的孙子最多,已经给他生了3个孙儿。当他听到大儿媳又给他生了一个孙儿,自然喜不自胜。因为加上这个孩子,老人已经有了7个孙儿了。
王老夫人薛氏虽然不是王昱的亲生母亲,但听说王家又添了一口人,也高兴得双手合十,口里连连直诵佛号。
2
绛州王家不是一个普通人家,还颇有些来历。 绛州王家祖籍太原。太原王氏从魏晋到唐朝,地位都非常显赫,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并列为七宗五姓高门。太原王氏是王姓的肇兴之郡、望出之郡,最早登上了一流门阀士族的地位。
王氏为姓,系由爵位而来,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后”。太原王氏追本溯源,都是黄帝之后裔。
太原王氏始祖为太子晋。太子晋是周灵王太子,名晋,字子乔,约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549年,本姓姬。太子晋“幼有成德,聪明博达,温恭敦敏”,15岁以太子身份辅佐朝政,灵王重之,诸侯从之。太子晋为人正直,不畏权贵。因为其直谏,触怒了灵王,被废为庶人,因此郁郁不乐,未及3年而薨,时年17岁。《列仙传》记载因太子晋能预卜生死,死后便成了神仙。
太子晋卒后不久,灵王驾崩,太子晋的弟弟贵嗣位,是为景王。太子晋的儿子宗敬后来仕为司徒。他看到周室衰微,天下大乱,便请老致仕,避居太原。时人仍呼之为“王家”,宗敬遂以王为姓,尊其父太子晋为太原王氏始祖。
P1-3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聪慧幼年
第二章 迁居洛阳
第三章 启蒙教育
第四章 孝闻于家
第五章 义彰于友
第六章 刻苦攻读
第七章 初有诗名
第八章 登鹳雀楼
第九章 主簿任上
第十章 玉门听笛
第十一章 诗友唱和
第十二章 出任县尉
第十三章 诗星陨落
附录一:王之涣年谱
附录二:王之涣诗集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上峰书院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