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上天竺
此次寻找上天竺,我们选择了不同的线路——坐526路公交到汽车西站,从老东岳村经法华寺上山。
法华寺是重修的,有赵朴初的题字碑和灵骨塔。在法华寺下面,处在老东岳村的东岳庙很有意思,正在大规模扩建,显示出了焕然一新的外貌和精气神。东岳庙紧紧地靠着杭州市收容所,院墙很高,就势而建,拔地而起。等从法华寺上山的途中回首再看山下的时候,发现从西溪路南来,一路蜿蜒不绝,水泥路面也变成了小小的走道。
我们要从法华寺继续爬到北高峰,山路相对陡峭,一路上不断有年轻人超过,听口音绝大部分是北方人,尤其是浓重的河南口音。历次爬山,几乎每次都会遇到乘兴而来的中原游客。除此之外,还有一群看起来像是在校大学生模样的男女,操着本地口音,惹得妻子和我还悄悄地模仿了几句。
待艰辛地到达北高峰的背荫处,没有想到的是,朝北的部分竟然还有很多积雪。尽管没有落在地上的枯叶掩盖,但是,在这个时节仍旧可以看到罕见的雪,还是有几分惊喜和快乐。
在北高峰停留的时间并不长。妻子虽坚决要求就此从灵隐寺下山,但最后还是服从了我的主张,继续前行,攀登美人峰到上天竺,寻找三生石。按照计划,我们绕过北高峰来到有一小亭子并有护林员的三岔路口,由此去往美人峰。此处山路陡峭,好在还有石阶。翻过美人峰峰顶,再往下,就没有了这样经过整理的游步道了。
随后,穿越丛林下山,讲真的,真的是有些心悸。路边有警示牌,提醒大家当心野猪,需结伴而行。随即,我与妻子各自都拾起一个木棍握在手中,作为应付不测的工具。虽然很清楚,如果野猪真的来了,这么一个小小的木棍根本无济于事,也就是吓唬吓唬而已。就像打草惊蛇一样,图的只是一份心理安慰。
树林真的是人迹罕至,弯弯曲曲,看不到前景,好多次都要滑倒在地。因为有些惊险刺激,我们还专门停下来拍照,记录所遇所见。
费了好大力气,终于才下得山来,却没有找到所谓的上天竺。找到的仅是被整体搬迁到九里松的断墙残壁的法云弄。
正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的时候,一位老者从路的对面走来,与之简单地聊了几句,得知他是杭州雕塑院的留守职工,了解到这里何以如此荒凉以至需要整体拆迁、重建。往东去很快就到了灵隐寺的西门,折回来继续西行,绕过飞来峰,经过一大片竹林到了小西天,看到了积善亭——为纪念香港友好人士捐款修路建桥而在天竺路北桥边修建的一个亭子。再继续东去,数十米的路北村庄里,就是中天竺。经过到此为止的攀缘、盲闯,一路折腾过来,还没有找到上天竺,兴趣随之索然。索性站在路边桥头,取景,咔嚓一下,留影一张,以资纪念吧。
坐车返回市区,到黄龙洞下车。这个时候差不多17点了。
2006年1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