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Contents
第一章 普洱茶文化概论 1
第一节 普洱茶乡的历史地理生态环境 1
一、普洱茶乡的历史民族渊源 1
二、普洱茶乡的自然地理概况 3
三、普洱茶乡的生态环境 4
四、茶树起源的摇篮在思普地区 4
第二节 普洱茶文化的内涵 7
第三节 普洱茶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8
第二章 普洱茶乡古茶树 10
第一节 野生型古茶树 10
一、勐海巴达野生型古茶树 10
二、镇沅千家寨野生型古茶树 11
三、澜沧帕令黑山野生型大茶树 13
四、景谷野生型大茶树 13
第二节 过渡型古茶树 14
第三节 栽培型大茶树 16
一、勐海南糯山栽培型大茶树 16
二、澜沧景迈栽培型古茶树 17
三、景东花山大茶树 19
四、普洱小高场大茶树 19
五、普洱茶山箐大茶树 19
第三章 思普区茶人 21
第一节 古代茶人 21
第二节 近现代茶人 21
一、清代易武茶案立碑者张应兆 21
二、景谷引种茶叶的进士纪襄廷 22
三、思茅茶庄首户雷逢春 22
四、佛海茶庄创始人张堂阶 23
五、扩展佛海制茶销路的周文卿 23
六、学者兼茶叶实业家李拂一 24
七、思茅“大有庆”茶庄庄主高岳生 24
八、思茅鼎春利茶庄创办者何璞生 24
九、墨江兴办茶叶事业的李子忠 25
十、创办佛海茶厂的茶叶专家范和钧 25
第三节 当代茶人 26
一、恢复重建勐海茶厂的老厂长唐庆阳 26
二、茶叶茶史专家蒋铨 26
三、思茅茶叶界的高级农艺师邱辉 27
四、思茅茶学会干实事的理事长何仕华 27
五、茶叶栽培专家张顺高 28
六、茶叶栽培良种选育专家张木兰、萧时英 29
七、开办思茅茶树良种场的专家陈圣家 29
八、思茅茶叶女专家王淑贤 29
九、发展勐海茶叶的高级农艺师曾云荣 30
十、为澜沧茶叶发展奔忙的茶人杨德兴 30
十一、普洱茶文化研究开拓者奠基人黄桂枢 31
十二、为普洱板山茶场建设出力的张俊 32
十三、勐海茶叶科技的高级农艺师曾维然 33
十四、优秀乡镇茶叶企业家郭远明 33
十五、江城万亩生态茶园开创者袁明德 34
十六、龙生茶叶集团的年轻总裁朱启忠 34
十七、普洱县茶叶集团董事长赵华琼 35
十八、普洱茶振兴发展的启动者李师程 35
十九、澜沧古茶的掌门人杜春峄 35
二十、普洱茶研究院院长杨柳霞 36
二十一、思茅农校茶叶高级讲师李光涛 36
第四章 普洱茶种植区域 38
第一节 西双版纳州茶区 39
一、景洪茶区 39
二、勐腊茶区 40
三、勐海茶区 42
第二节 思茅地区茶区 43
一、景东茶区 43
二、镇沅茶区 43
三、景谷茶区 44
四、墨江茶区 45
五、普洱县茶区 45
六、思茅市茶区 46
七、江城茶区 46
八、澜沧茶区 47
九、西盟茶区 47
十、孟连茶区 47
第三节 其他地州茶区 47
一、临沧地区 47
二、玉溪地区 48
三、保山地区 48
四、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 48
五、楚雄彝族自治州 48
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48
第五章 普洱茶品种特色 49
第一节 传统普洱茶 50
一、普洱沱茶 50
二、普洱方茶 51
三、竹筒茶 51
四、普洱紧茶 51
五、普洱圆茶(七子饼茶) 52
六、普洱团茶 53
七、普洱毛茶 53
第二节 红茶系列 54
第三节 绿茶系列 55
第六章 普洱茶贡品 64
第一节 贡茶品种 64
第二节 贡茶受宠缘由 65
第三节 贡茶采办 66
第四节 贡茶国礼 68
第五节 贡茶影响 69
第七章 普洱茶加工 70
第一节 散茶加工 70
一、杀青 70
二、揉捻 70
三、晒干 70
四、渥堆 70
五、晾干 71
六、筛分 71
第二节 传统紧压茶加工 71
一、圆茶压制 71
二、砖茶压制 72
三、紧茶压制 72
四、团茶压制 72
五、沱茶压制 73
六、方茶压制 73
七、饼茶压制 73
八、竹筒茶制作 74
第三节 昔日揉茶师 74
第四节 普洱茶包装 75
一、藏销茶包装 75
二、紧压茶包装 76
三、出口普洱茶包装 76
四、内销茶包装 77
第八章 普洱茶经贸 78
第一节 清代时期的茶叶经贸 78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茶叶经贸 80
第三节 1949年以后的茶叶经贸 82
第九章 普洱茶庄商号、茶厂家 85
第一节 明清、民国时期普洱府城茶庄商号 85
第二节 清代、民国时期思茅茶庄商号 85
第三节 清代、民国时期景谷茶庄商号 87
第四节 清代、民国时期勐腊、倚邦、易武茶庄商号 88
第五节 清代、民国时期佛海、南峤茶庄商号 92
第六节 民国时期景东、墨江、江城茶庄商号 94
一、景东县 94
二、墨江县 94
三、江城县 94
第七节 1949年后普洱茶区茶厂企业 95
一、思茅市茶厂企业 96
二、普洱县茶厂企业 98
三、墨江县茶厂企业 99
四、景东县茶厂企业 99
五、景谷县茶厂企业 99
六、镇沅县茶厂企业 99
七、江城县茶厂企业 100
八、澜沧县茶厂企业 101
九、孟连县、西盟县茶厂企业 102
十、景洪市茶厂企业 102
十一、勐腊县茶厂企业 103
十二、勐海县茶厂企业 103
第八节 省内外、境外普洱茶生产厂家 104
一、云南省普洱茶生产厂家 104
二、外省普洱茶生产厂家 105
三、境外普洱茶生产厂家 106
第十章 普洱茶马商道 108
第一节 昆洛前路茶马商道 108
第二节 滇西后路茶马商道 109
第三节?思茅易武茶马商道 110
第四节 思茅澜沧茶马商道 111
第五节 思茅江城茶马商道 111
第六节 思茅普洱通国外茶马商道 111
第七节 佛海通国外茶马商道 112
第八节 马帮、马站、马店 113
第十一章 普洱茶品饮 116
第一节 少数民族茶饮 116
第二节 汉族茶饮 121
第三节 普洱茶艺 122
第四节 茶具、茶馆、用茶方式 123
一、茶具 123
二、茶馆 124
三、用茶方式 125
第十二章 普洱茶与民俗 126
第一节 普洱茶与汉族民俗 126
第二节 普洱茶与哈尼族民俗 127
第三节 普洱茶与彝族民俗 128
第四节 普洱茶与拉祜族民俗 128
第五节 普洱茶与傣族民俗 129
第六节 普洱茶与佤族民俗 129
第七节 普洱茶与布朗族民俗 130
第十三章 普洱茶与医药保健 131
第一节 史料记载中的普洱茶药效保健作用 131
第二节 民间流传的普洱茶药效药方保健作用 132
第三节 普洱茶的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 133
第四节 科学研究实用的普洱茶药效保健功能 135
第十四章 普洱茶在港澳台地区及海外 138
第一节 普洱茶在台湾地区 138
第二节 普洱茶在港澳地区 141
第三节 普洱茶在海外 143
第十五章 普洱茶史志文物资料录 147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