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岭南新语书系:我的台山小镇
0.00     定价 ¥ 48.00
上峰书院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0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9126132
  • 作      者:
    刘荒田
  • 出 版 社 :
    南方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作者是海外知名散文作家,出生并成长于“中国第一侨乡”台山市北部水步镇的侨墟,生于斯长于斯,在岭南侨乡小镇有多年的生活经历,对小镇的人物、风俗有深厚的感情。本书以散文形式再现了过往年代的侨乡小镇风貌,写人叙事,描摹世情,清新活泼,充分展示了作者的出色写作功力,体现了作者对故乡、故国的乡愁与热爱。

展开
作者简介
刘荒田,1948年生,原籍广东台山,1980年移居美国。早期专注诗歌创作,出版诗集4种,并在海峡两岸获诗歌奖4次。90年代中期起改写散文随笔。已出版散文随笔集29种。其中的《刘荒田美国笔记》于2009年获首届“中山杯”全球华侨文学奖散文类“最佳作品奖”。曾荣获“2012年度世界华文成就奖”等。
展开
精彩书摘
我的家——永益隆
“永益隆”是我家开的商铺。1947年以前,祖父母在距离水步圩三公里的大江圩开海味杂货店,商号叫“永益源”。这一年,租约到期,为了避免被迫迁,决心自建商铺,一劳永逸。地址选在水步圩,理由是离村子较近。我家有三石二斗的稻田,一年要忙春耕、夏收、夏插、秋收,除雇帮工,全家都要下田。
买地皮加上建两层高的铺子,要花三万多元。这笔巨款,一方面来自外祖父的馈赠。此前一年,在旧金山唐人街与开平关氏叔侄合开豆腐店的外祖父告老还乡,他带回的金山箱里,有给我母亲——他的独生女儿的礼物,那是全套化妆品和工具;给乘龙快婿的礼物则放在随身带的小行李箱,那是一张买来的“出世纸”。外祖父在旧金山向一位乡亲买的,花了2300美元的重金(这笔钱,在那个年代绝对可以在旧金山唐人街兴旺地段买一栋商铺)。凭这张官方证明,父亲可以冒名顶替,变成证明上所填写的男婴儿“关雄进”,到美国去和生父团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允许华裔美国人在母国所生的子女移民美国)。若然,在1948年的旧金山唐人街,原名“刘柏暖”的父亲变身为关氏后人,继承他岳父在企李街“和合”豆腐店的股权,老板和雇员一身二任。十年后,他的手指和我外祖父的一样,指甲残缺,为了天天泡芽菜,做豆腐,离不开水和石膏的缘故。若然,我母亲将只有两个儿女——1945年出生的姐姐和1948年出生的我,不会有五十年代陆续出生的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但父亲不愿离开母亲和如日中天的事业,他毅然改写本人以及家族的生命史。在传统上把出国当作“最好”乃至“唯一”出路的侨乡(我家乡的方言中,“出路”是一个含义独特的词汇,“出国谋生”叫“去出路”,意思是,只有走出国门,才算有了正经的“出路”) ,他把出世纸卖掉,所得的钱加上家里的全部积蓄,用来在公和市中心地段买地皮,建商铺。
永益隆共两层,地下(粤语,指一楼)高约五米,二楼高约两米。两层之间有一个长度约等于全长三分之一的阁楼。
为我的青春时代定下精神坐标的罗曼·罗兰,把人生的第一个阶段称为“黎明”。我生命中最初的朝阳是在水步镇升起的。家里,我是长子嫡孙,格外受宠。上学前一年,随祖父到离小镇两里的乡下祠堂领烧猪肉,回家路上,如果祖父不把一块带脆皮的肉放进我的嘴巴,我便赖在地上不起来。我吞咽又快,一块刚能对付十来步,停下来耍赖多次。祖父不耐烦了,声称我不走,他就把我甩掉,说完,指了指龙田村后黄土岗的断壁,下面是黄水汹涌的横水河。我料定祖父舍不得,便在地上打滚。祖父屈服了,依旧每走一会就贿赂一块肉,崩瓜溜脆的皮在阳光下闪着油光。走到虎山山脚,祖父忍无可忍,咬牙切齿地说:“回到家收拾你!”到家后他却假装忘记了。
我上学那年才六岁,比一般孩子小一岁。不是早慧,而是天天在家捣蛋,教做生意的大人们头疼,非要尽可能快地把我关进课堂。更早一年,祖母就试图通过虚报年龄,把我送去注册。但那时入学不看年龄,只看一个姿势——叫小童把右手举起,从头顶弯下,若能触到左耳便算合格。这一关我过不了。把我带进学校去的姐姐,嘟着嘴巴把我带回来。
P7-9
展开
目录

前言
我的家——永益隆
挤痱子
少年时代
祖屋的碓声
姐姐出嫁了
冈宁忆
我的祖母
写字的祖父
重办婚证记
他的名字叫“生活”
前“女招待”媚姑
六年级的班主任
发小阿木
“剪毛佬”强哥
小镇最后的朋友
水埠头
步月桥上
三人行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上峰书院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