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老君山概况
一、区域概况
1. 地理位置
老君山位于北纬26°2′48″~27°36′36″,东经99°1′12″~100°3′17″。丽江老君山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老君山保护区),也称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地处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四县交界处,夹于金沙江与澜沧江之间(图1-1)。
2. 气候特征
老君山保护区山体呈南北走向,地势北高南低。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形复杂等地理条件的综合影响下,受季风气候的制约,四季温差小、干湿季分明、垂直差异显著,兼具低纬、山地、季风气候的特征。
(1)海拔2100~4100m,因其大部地区处于3200m以上,气温总体偏低,年平均气温一般为6~13℃,*热月平均气温10~18℃,*冷月平均气温5~6℃。气温年较差10~12℃,而日较差可达12~15℃。一年之中,春季升温迅速,夏季温暖而不炎热,秋季降温剧烈,冬季冷凉而无酷寒。
(2)因北倚青藏高原,而东南距南海和西南距孟加拉湾各约1000km,控制老君山保护区的气团冬夏性质截然不同,故形成“冬干夏雨、干湿季分明”的季风气候特点。11月至次年4月的干季,降雨量仅占全年雨量的10%~20%。5~10月的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0%~90%。
(3)老君山保护区总体属于山地温带和山地亚寒带气候,但因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加上十分复杂的地形地貌,形成多种小气候环境,具有温、凉、寒兼有,干湿分明、复杂多样的立体区域性山地气候特征。
3. 森林资源
老君山保护区是丽江、剑川、维西和兰坪四县的重点林区。其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样,蓄积量大。主要乔木有丽江云杉、长苞冷杉、云南铁杉、大果红杉等针叶树,珍稀树种有云南红豆杉、云南榧树等。多种阔叶树,包括木质坚硬的水青冈、黄背栎、川滇高山栎、滇石栎等各种栎类,还有川杨、白桦、野核桃等。
老君山保护区植被垂直分布明显,各植被类型的分布与组合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因青藏高原东南缘沿横断山系南段海拔逐步降低,在区系上和生态上反映出与亚热带成分的互相混杂、交错状态。
(1)暖温性针叶林——云南松林,以云南松为主要建群种,由云南松(图1-2)、硬叶高山栎、华山松(图1-3)交错形成,是保护区四周边缘地带分布*广、面积*大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分布在海拔2500~2800m,少数可上升至3000m或下降至1500m。
(2)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滇青冈林。其分布在海拔2400~2800m溪谷两岸水分较充足、土层较深厚、坡度较大的地段(图1-4),较分散,但不乏珍贵树种,群落内结构保存尚好。被滥伐后的红豆杉,多呈伐桩萌蘖状态,溪边还有聚生成群的云南枫杨。
(3)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青冈栎、多穗石栎、川滇高山栎混交林(图1-5)。其间有云南铁杉、喜马拉雅红豆杉等二层乔木及槭属、稠李属等落叶乔木,多分布于海拔2500m上下沿溪谷两岸水湿条件较好的地段。
(4)落叶阔叶林——槭树、红桦、箭竹混交林,是云杉-冷杉林被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林,分布于海拔2500~3500m。
(5)温凉性针叶林——云南铁杉、箭竹混交林(图1-6),常沿沟谷或较湿润的山坡呈条带状分布,较狭窄且界限模糊,在海拔2500~2900m范围内,上接云杉、冷杉林,下邻落叶阔叶林。灌木层以箭竹、杜鹃属树种为主,草本层不甚发达。
(6)硬叶常绿阔叶林——黄背栎、西南花楸混交林,混有少量云杉、冷杉,分布于海拔3100~3700m、人为活动干扰较少的地段,灌木层较稀疏,草本层发育不良。
(7)亚高山寒温性针叶林——云杉、冷杉、大果红杉混交林,主要分布于海拔3000~4200m,是保护区的核心和关键植被,又以长苞冷杉、苍山冷杉、黄杯杜鹃、箭竹林分布广,而大果红杉较为分散(图1-7)。
(8)杜鹃矮林,分布于海拔2500~4400m,位于杜鹃属植物现代物种多样性的中心地段(图1-8),不少种类株高达2~5m,乃至10m以上,且可形成稠密的单优群落,成为保护区的特有景观,是很有特色的“高山复合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4. 土壤状况
老君山保护区内土壤类型多,且地带性分布明显。
(1)土壤类型。
主要有石质土、亚高山草甸土、亚高山针叶林暗棕壤、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棕壤、黄壤、红壤、紫色土、石灰岩土、冲积土、水稻土、草甸土等。加上土壤亚类,这样丰富的土壤种类为动物、植物和大型真菌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也是大型真菌多样性的基础。
(2)土壤地带性分布与植被。
海拔4200m以上为亚高山寒漠土,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常年积雪,属难利用土壤,为高山寒漠流石滩类型;植被差。
海拔3500~4200m多为亚高山草甸土;植被为耐寒草类和小灌木组成的灌丛草甸,为天然牧场。
海拔3600~3800m多为暗针叶林土,主要分布在老君山栗地坪等地,为山的阴坡和平缓地带;植被多为成片云杉、冷杉林。
海拔3200~3600m多为暗棕壤,主要分布在鲁甸、九河等地;植被以混生的针叶林、阔叶林及杜鹃灌丛为主。
海拔2600~2800m多为黄棕壤,主要分布在鲁甸、塔城、巨甸、石鼓、九河等地的低凹山地;植被以混生的针阔混交林及杂木林为主。
海拔1300~2600m多为红壤,主要分布在丽江、维西(其宗)、剑川(甸南);植被是以云南松为主的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