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好父母胜过好学校
0.00     定价 ¥ 40.00
上峰书院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0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5908814
  • 作      者:
    柯云路
  • 出 版 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该书已使数百万家长受益并引起强烈反响。

改变思维,迅速提升“父母力”,成为一个幸福的家长,拥有一个优秀、成功的孩子,从读完这本书开始。书中讲述的家教方法已在很多家长和孩子中实施推广,被认为是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教育经典。

展开
作者简介

柯云路,当代著名作家。著有《新星》《夜与昼》《衰与荣》《芙蓉国》《蒙昧》《东方的故事》《曹操与献帝》等二十余部长篇小说。

作者广泛涉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著有文化人类学专著《人类时间》,人生哲学著作《童话人格》《工作禅二十四式》,心理学著作《走出心灵的地狱》《破译疾病密码》《焦虑症患者》,婚恋研究著作《婚姻真相》《婚恋潜规则》等。

作者长期关注教育,从《情商启蒙》《把孩子培养成学习的天才》开始的一系列作品,均深受读者欢迎。《好父母胜过好学校》《今天我们怎样做父母》,是其在教育方面的代表作。

展开
内容介绍

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家长,让孩子优秀、成功,必须找到具体的方法。本书讲述的家教方法,既有高度,又有实例,浸透着作者多年来在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创造学、思维学等学科的研究心得与智慧,能帮助家长迅速成为家教专家,解除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焦虑与困扰。

书中讲述的改变孩子命运的八大方法已在很多家长和孩子中实施推广,使数百万家长受益并引起强烈反响,被认为是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教育经典。

展开
精彩书评

新浪博客、腾讯博客访问量数千万。《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北京青年报》《扬子晚报》《文汇报》等几十家媒体报道。

展开
精彩书摘

现在某些家庭教育之所以有误区,就在于剥夺了孩子的权利。

剥夺了孩子哪几个权利呢?自己关心自己的权利,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利,还有自己关心他人的权利。


人活在世界上有两个权利,一个是关心和管理自己的权利,一个是关心他人的权利。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法律说,你不能关心自己,不能关心别人。即使最专制的国家都不敢说一个人不能关心自己,不能关心别人。可是我们的家长就敢。

家长经常剥夺孩子关心自己的权利,关心他人的权利。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你把他的一切:学习、吃喝拉撒睡都管起来,安排起来,照顾起来,你就是剥夺了他关心自己的权利。


一个十岁的孩子,你还不让他去关心父母,关心他人,你就剥夺了他关心别人的权利。


两个权利的剥夺使我们的家庭教育陷入误区,这是一个特别大的误区,对家长不好,对孩子不好,对民族不好,对整个社会不好,造成了孩子性格上的缺陷。

而孩子天生是有关心自己和关心他人的权利的,孩子是天生有这种兴趣的。


小孩子也喜欢过家家,自己做做饭,弄个小锅小碗小盆,模拟大人。

这叫自己关心自己。


把洋娃娃当小孩,拍着哄着,让她睡觉。

或者找个小一点的小朋友当小孩,给他模拟剃头,模拟洗脸。

这叫关心他人的兴趣。这种兴趣孩子从小就有。


孩子的这两个关心,是他作为一个人必然在文化中学到的、模拟到的一种本领,一种生活内容,你把它剥夺了,可以吗?

当然不可以!


在孩子特别小的时候,父母是代管这两个权利。

但这不是你的权利,是孩子的权利,暂时由你代管。

当孩子在母腹中时,由你代管;当孩子刚刚出生时,你也代管一段时间。

随着孩子长大成人,要逐渐交还给孩子。


到了孩子十七八岁的时候,这两个权利就要完全交还给他。

孩子到了二十岁、三十岁你再管起来,成什么样子?

孩子不像孩子。家长不像家长。



我们把权利还给孩子的时候,还要加一个词来界定,叫做“有指导地把权利交还给孩子”。

因为孩子或者是小,或者是因为一直受到溺爱,没有让他管过自己,关心过自己,关心过别人,他不会,因此要有指导地交还给他。并不是说一开始一切都让孩子自己管,结果他管得乱七八糟,不按时睡觉,不按时学习。这叫没指导地交还。

有指导地交还才是正确的方针。


该交还孩子的权利包括什么?

管理自己学习的权利;掌握自己作息的权利;掌握自己时间的权利;掌握自己玩耍的权利;支配和使用家长给予他的那份金钱的权利;交往交际、社会生活的权利;选择、安排自己穿着的权利;选择、安排自己饮食的权利;掌管自己的床铺、书桌、抽屉的权利;掌管自己书籍的权利;在你给定的那个经济范围内,他有自己购物的权利。

随着孩子长大成熟,你要逐渐地、有指导地把这些权利交给孩子,。


一个从小把自己的抽屉、书本、床铺整理得井井有条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就有管理周边环境的能力,管理物质、管理金钱的能力。


你给了孩子零花钱,给了他一个限定。这个权利你要诱导他、指导他,使他能够正确使用,而不要干涉他。


饮食也不要安排得太具体,一桌子菜,他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想吃什么就不吃。

孩子想减肥,你偏让他多吃,这都是干涉孩子权利的做法。


所以,让孩子有关心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利,又逐步有关心他人的权利,这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孩子大了──一个上了小学的孩子,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不知道在父母生日的时候对父母有所表示,原因在于家长的错误教育。

因为父母不训练孩子关心他人,不给孩子关心他人的权利。


当一个孩子不会关心父母,不会关心家人的时候,在整个一生中也可能不会关心他人。

这种人在社会中怎么生活呢?

所以,交还权利,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口号。

我们主张把孩子应该有的这两个权利交还给孩子。


将权利交还给了孩子,孩子又使用得比较正确,这时候不要再随便干预、侵犯孩子的权利。

从小被剥夺两个权利的孩子是没有生存能力的。

从小被剥夺这两个权利的孩子更是没有创造力的。


有位伟人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从小管理自己的抽屉。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世界是属于他的,他安排得井井有条。抽屉体现出他管理自己的责任心,那种能力和自信,那种安排自己的想象力和艺术性。


不侵犯孩子的这两个权利,还表现在将属于孩子的时间和空间交还给孩子,表现在家长与孩子的适度距离。

随着孩子的长大,家长与孩子之间要有适度距离。

不能把孩子所有的时间都限定在你的视野之内。或者把一个上学的孩子所有上学之外的时间都限定在家长的视野之内。

没有适度的距离是影响孩子成长的。


在这个世界上,适度是最重要的。

和孩子过于疏远、毫不关心,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温暖,孩子不可能正常健康地发展。反过来,让孩子感到父母永远笼罩着自己,自己在父母的羽翼下,没有任何自由活动的空间,孩子也不会成长。

适度的距离是应该提倡的。


把权利交还给孩子的最终表现是,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也逐渐增长。


展开
目录

一    新形象确立法

二    心理暗示法

三    欣赏、夸奖、鼓励、榜样法

四    进入孩子思维法

五    冲突化解法

六    未来强者心理重建法

七    心理障碍排除法

八    微笑根本法

附录  中国孩子成功法案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上峰书院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