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小津安二郎全日记
0.00     定价 ¥ 168.00
上峰书院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0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2780211
  • 作      者:
    [日]小津安二郎
  • 译      者:
    周以量
  • 出 版 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小津安二郎(1903年12月12日-1963年12月12日),是日本电影史上三大导演之一,也是世界电影史上风格鲜明、辨识度极高的大师级导演。他的名字长期以来始终受到国内电影界、影评界、电影爱好者、文艺青年们的关注。无数大导演、艺术家和影评人推崇他,各类影片中对他的致敬和传承屡见不鲜。

中文世界首次引进出版《小津安二郎全日记》,文本具有高度的稀缺性。本书既是对小津本人艺术生涯的记录和还原,也是对上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这段时期,日本电影工业、社会风貌、市民生活、物质文化消费等等的一份具有社会学、人文学价值的记录文献。内容珍贵,体例周详,附录丰富。

本书编者田中真澄,是日本小津安二郎研究*权威学者,确保文本收集和整理水准,严谨而丰富。译者周以量,是小津电影及文化学者、知日翻译家,翻译文本准确而专业。


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 小津安二郎


日本电影导演,生于东京都深川,1923年进入松竹电影蒲田制片厂,任摄影部助理。1927年,以《忏悔之刃》初执导筒。1953年,他推出了代表作《东京物语》。晚年,与搭档野田高梧一起在蓼科执笔作品剧本。

小津安二郎是国际影坛公认的日本民族电影大师,他的电影经常被作为了解日本文化的窗口。他一生执导的五十四部剧情长片中,有三十七部存世。其代表作除了标志性的《东京物语》外,还有《晚春》《早安》《浮草》《秋日和》等也饱享盛誉。收获的奖赏也不少,如1958年以《彼岸花》获艺术祭文部大臣赏及紫绶褒奖,1959年获艺术院赏,1961年以《秋日和》获亚洲影展*佳导演奖,1963年被选为艺术学院会员,成分首次获此荣誉的日本电影导演。


编者 田中真澄


日本著名的电影艺术评论家、研究者,以研究小津安二郎闻名。主要著作有《小津安二郎全发言》《小津安二郎全日记》《小津安二郎电影读本》等。


译者 周以量


我国著名的“知日派”文化学者,日本文化(文学)研究者、翻译者,比较文学研究者。译有《小津安二郎周游》、《导演小津安二郎》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小津安二郎全日记》收录了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的所有日记。在淡淡的日常记录中,他的生涯与作品重合,成为一幕独特的人生剧。从二次大战前到战后,小津安二郎的日记中展现了他生活与艺术的侧影,在大历史的变迁下,一个真实真挚的艺术家,如何在艺术之路上越走越深,最终成就作为***电影艺术家的小津安二郎,这部《全日记》向我们揭示了其中秘密。

展开
精彩书评

过去了解的小津实际是一个“美学化了的小津”,阅读《小津安二郎全日记》使我从小津的美学世界进入其私人的世俗世界和日常世界,体会到一种“矛盾的统一”。就好像一体两面一样,电影作品呈现出来的小津和日记里所描写的小津之间有时候分裂,有时候一致,有很多电影创作上的蛛丝马迹,也可以透过日记了解到。

——电影导演贾樟柯

 

纵观小津一生的电影创作,其作品以一以贯之的美学趣味及风格、艺术手法的独特性和巨大的视觉魅力,即便普通影迷也不难辨认。但是如果我们想在总体上把握小津的思想意识与社会现实以及世界图景的关系,如果我们试图捕捉小津在电影中必然有所反映的世界观、政治立场和人生经验,其特殊的美学风格反而会成为一个理解的屏障。《小津安二郎全日记》的出版为我们探讨上述问题更加深入地认识小津的电影提供了一个契机。

——清华大学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著名作家格非

 

小津电影中有大量空白大量悬置,通过这些空白和悬置,小津成了影史上zui语焉不详的一位导演。他用“无”总结了他的一生。在小津看来,不出问题的家庭状态是所有人都“匿名”,没有人需要扮演自己。用空白,小津彻底反击了蒙太奇语法,实现了影像的反独裁反侵略反扩大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名作家毛尖

 

小津对于“物”的感受异常敏锐:有的是审美对象、有的是食物、有些是词语、有的是印象深刻之物。总之,这些事物在小津看来,都是可以被艺术转化的,他的电影,整体在哲学意义上甚至具有一种把“物”当作本体的实在论色彩。

作为一个事实上对政治意识比较淡薄的人,他试图在这种历史的“例外”时刻用一种冷静、漠然而常态的眼光来构建他的“物”叙事。他在字面或形式上关心的,仍然是食物、风景、及其他可能被电影镜头吸纳的细节。小津用回环往复的家庭主题作为帷幕,模糊地遮掩了那些在日本战后精神史上更为重要而残酷的问题。

——清华大学教授张芬


展开
目录

凡例

一九三三年[昭和八年]

一九三四年[昭和九年]

一九三五年[昭和十年]

其一

其二

一九三七年[昭和十二年]

一九四九年[昭和二十四年]

一九五一年[昭和二十六年]

一九五二年[昭和二十七年]

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

其五

一九五三年[昭和二十八年]

一九五四年[昭和二十九年]

一九五五年[昭和三十年]

其一

其二

其三

一九五六年[昭和三十一年]

其一

其二

一九五七年[昭和三十二年]

一九五八年[昭和三十三年]

其一

其二

一九五九年[昭和三十四年]

其一

其二

其三

一九六○年[昭和三十五年]

其一

其二

其三

一九六一年[昭和三十六年]

其一

其二

其三

一九六二年[昭和三十七年]

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

一九六三年[昭和三十八年]

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

其五

附记

校异

电影列表

相关人名录

解题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上峰书院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