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新注求确》是清代楚辞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在篇目次第、笺注编纂等方面自成体例,多有对后世很有影响的新见。如胡濬源较早明确怀疑《远游》为屈原之作,认为《离骚》作年在屈子遭放之后,强调《九歌》是女巫媚神曲等。本书立论着眼于“求确”,即求文词之意旨,号召读《离骚》要“求之于本辞”,如辨析离骚中“美人”之性别,论“求女”是求贤。故而受到姜亮夫等学者的肯定与推崇。
本书实为王逊直叔侄《楚辞评注》十卷的批点本,作者胡濬源认为研究楚辞应求之于“史传”和“本辞”,论述处处从史料出发,十分重视《史记》,核定屈赋二十五篇之数。同时注意以内文互证法把握作品主旨脉络,时以统计关键词法拈出文眼和线索,多有深见明识。
求确凡例
一、读《楚辞》当於天晴日午,明窗下,一目十行,静心观之。若黑夜暗室,索萤火之灯,逐字照去,照得一字而忘上下字,照得一句而忘上下句,照完一篇而忘他篇,便自以为确解,谬矣!故注《楚辞》者,有以灯命名,殊大可笑也。兹编注求其脉络之贯通,虽不必尽确,亦求之免至逐字寻照而已。一、注是书从来有当详反略,当略反详者。当详反略,如《离骚》但详字句,而略节旨次序,遂使章法井井者,反成重复迷混,渎聒可厌也。当略反详,如《天间》本引委巷不经之谈,写照世间不解之事,而柳氏必逐节对之,後人更穿凿解之,却昧此篇四大段主意,搔不著痒处。痴矣!故兹特详《离骚》,略《天问》。
……
总目
楚辞要籍丛刊导言(黄灵庚)
前言(宋清秀)
序*
楚辞注求确目录
旧目录序
求确凡例
楚辞卷一
楚辞卷二
楚辞卷三
楚辞卷四
楚辞卷五
楚辞卷六
楚辞卷七
楚辞卷八
楚辞卷九
楚辞卷十
温馨提示:请使用上峰书院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