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高扬的先觉者,孤独的观化者
初唐诗人陈子昂,被誉为“唐之诗祖”。他的诗歌创作一扫齐梁淫靡浮艳之气,可谓“骨气端翔”,而他曲折的人生遭遇又使他的诗蕴涵了儒释道等多种的气质,并交相辉映,使他的诗呈现出“高扬的先觉者的悲壮的孤独感,观化者的弘远的深邃感”,悲壮中有愤懑,愤懑中有超脱,超脱中有蕴涵着对生命和宇宙无限的感慨。闻一多认为:“可以说纵横家给了他飞翔之力,道家给了他飞翔之术,儒家给了他顾尘之累,佛家给了他终归人世而又能妙赏自然之趣。”李白赞赏其“梁有汤惠休,常从鲍照游。峨眉史怀一,独映陈公出。卓绝二道人,结交凤与麟。”是爱其纵横气质、道家风骨;杜甫却觑定“位下何足伤?所贵者圣贤。”称道“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是感他忠义之表、谋国之诚;白居易“每叹陈夫子,常嗟李谪仙……不得当时遇,空令后代怜。”是悲其不遇。在陈子昂一生有太多辛酸的经历,也有着豪、傲、忠、义、侠、隐等多种可贵的精神气质,以致于诗仙、诗圣、诗魔从不同角度对他赞叹有加,这也是陈子昂诗歌的魅力所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