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管理实践中人本质的设定及其实现研究
0.00     定价 ¥ 75.00
上峰书院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0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0350990
  • 作      者:
    王文奎,宋振航,王玥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文奎,男,1959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安理工大学教师,2015年入职西京学院任教。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社科规划和软科学项目9项,厅局级项目20多项,横向课题十余项。在《伦理学研究》《学术研究》《社会主义研究》《齐鲁学刊》《东南大学学报》《系统科学学报》等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8部,获省部级、厅局级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5项。
  
  宋振航,男,1988年生,硕士,西安理工大学教师。在《经济纵横》等杂志发表论文数篇,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等多项。
  
  王玥,女,1987年生,硕士,比利时安特卫普商学院毕业,现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工作。在《理论导刊》等杂志发表论文数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管理实践中人本质的设定及其实现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在清算“人性假设”理论的理论局限性和现实危害性的基础上,着重从管理中人本质的实践生成方面,揭示了管理中人的现实本质,探寻了管理中人本质的实践创生机理及其历史演变规律。
  《管理实践中人本质的设定及其实现研究》为构建真正关注人本身、充分体现人本理念、促进管理中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管理理论体系提供了研究基础;为摆脱资本主义管理文化的影响,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先进管理文化,提供了具有**性价值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管理实践中人本质的设定及其实现研究》:
  虽然我国的管理实践活动拥有悠久的灿烂的历史,从古至今,独具特色的管理思想和卓越的管理案例不胜枚举。但就我国目前的管理实践活动来看,无论是企业管理、行政管理还是其他社会组织的管理,虽然还都自觉不自觉地留有中国传统痕迹,但总体上并非是这种传统的自然延续和继承与发展。从其所信奉的管理思想和所采用的管理模式等方面来看,它表现为一种正在重新构造中的全新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方面,除了留有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痕迹以外,还深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也留有过去计划经济管理习惯等;另一方面,更为直接的和大量的内容则是来自对近代以来西方管理经验和理论的学习和移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引进的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构成了这种状态的主体构架。总之,我国目前管理实践活动的基本状况可以描述为,是一种由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元素、马克思主义理论元素、计划经济管理习惯元素、国外管理经验与技术元素和西方管理理论基础交织在一起的,看似多元化和繁荣的局面,实质上却是传统与现代、外植与内生、先进与落后、一致与冲突杂混于一炉的混合状态。
  当然,这种局面或状态是就其现象而言的。从其实质上来看,由于这种局面或状态的主体构架是在“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一方面,我们应当充分地肯定其积极的意义:恰恰是这样的吸收和引进带来了我国管理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它使得我们正在彻底摆脱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朝着建构新的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管理体系迈进。我国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管理活动,正好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并且在此基础上逐步地发展着。今后我们在该领域要想取得任何的创新与进步,也必须以此为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看到它存在的不足与局限性。我们今天提出对它进行创新与改进,以及这样的要求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就是基于它的这种不足与局限性而言的。这就是:第一,在我们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基于它们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组织管理的适应性和共性方面的考虑,或多或少忘却了它们所承载或内含着的社会性质,基本上忽略了它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的不一致性和它们之间相互冲突的方面。结果就造成了在我们的现实管理活动中,不断出现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不相符合或背道而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和令人无法接受的悲惨事件,等等。第二,当我们具体采用国外的这些管理经验和技术的时候,我们或者断章取义、零打碎敲、强行嫁接,甚至赶时髦似地掀起一个个使人应接不暇的管理风潮,或者不加区分、生吞活剥、拿来就用,不论其是已经陈旧的还是新近兴起的,不管其是过去的东西还是未来的趋势,似乎只要是国外的,就是先进的,一旦采用了,就是创新。结果就造成了我国现实管理活动中性质不同的各种管理理念都受到追捧,各种各样的管理思想都广泛流行,五花八门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各显其能,超前的口号和滞后的行为、先进的技术和落后的操作、创新的元素和陈旧的体系混杂为一体的混乱局面。第三,更重要的是,应当说这种结果和局面的存在并非是偶然的,它既与我国社会处于急剧变动的转型时期和我国现代管理活动才刚刚兴起的历史发展阶段相关联,又与我们已经必须面对信息化社会时代和文化管理形态肇始的新趋势等内外在环境、条件和要求等存在必然的联系。它实质上是我国管理实践对时代要求的一种积极的回应或一种特殊形式的努力,它反映了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我们的现代管理活动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现有状态。
  ……
展开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中的人的本质问题
第一节 管理中人本质问题的理论关照与现实拷问
第二节 管理中人本质问题的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管理中人本质问题研究的目标与任务
一 研究目标
二 主要内容
三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人学视角管理中的人本质的一般规定性
第一节 人学视角的管理与管理中的人
一 入学视角的管理界定
二 管理中的人的所指及其基本内涵
第二节 管理中人本质的一般规定性
一 管理中的人的本质
二 管理中的人本质的自我设定性
三 管理中的人本质的实践生成性
四 管理中的人本质的历史演进性
五 管理中的人本质的无限创造性
第三章 管理学“人性假设”理论反思
第一节 管理学“人性假设”及其历史演变的逻辑分析
一 管理学“人性假设”的发端
二 管理学“人性假设”历史演变的原因
三 管理学“人性假设”的逻辑片面性与抽象性
第二节 管理学“人性假设”理论的哲学基础反思
一 关于人性的两种对立的哲学观点
二 管理学“人性假设”哲学基础的局限性及其消极影响
第四章 管理学“人性假设”实践困境批判
第一节 管理学“人性假设”的实践困境
第二节 走出管理学“人性假设”的实践困境
第五章 管理中人本质的生成演变规律
第一节 人本质实践创生机理及其理论价值
第二节 管理中人本质实践创生的特殊形式及其历史记载
第三节 管理中人本质的历史演进规律
第四节 管理中人本质实践创生和历史演进规律的现实意义
第六章 管理中人本质实现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管理系统成因
……

下篇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上峰书院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