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十二讲
0.00     定价 ¥ 49.00
上峰书院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0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0715195
  • 作      者:
    刘鹏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节点上,有关脱贫攻坚的图书是出版热点。本书依据中央新精神,创新图书编排形式,以讲座的形式对“决胜脱贫攻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等内容为广大读者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配以图表图示等,形式灵活,直观、生动,出版后市场前景看好。


展开
作者简介

刘鹏,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国防大学高端智库成员。军事学博士,军队政治工作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党的创新理论、党史党建、国防和军队建设研究。先后开设和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军队党的建设研究》等课程;先后主持参与***、军队级、院校级课题19项;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著作15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军事科学》《军事历史研究》《国防大学学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8份决策咨询研究报告被中央办公厅采用,获军队政治理论优秀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时刻,向全党发出的冲锋号令。
  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为指引,编撰了本书。本书从12个方面系统阐明了党中央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全面部署,阐述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丰富发展,结合实践讲述了如何统筹脱贫攻坚中的重大关系、如何把握脱贫攻坚的着力点,解答了怎样做好精准扶贫、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项工作,以及如何加强对脱贫攻坚行动的支撑保障、做好脱贫攻坚的成效考核、在脱贫攻坚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等内容。
  本书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升党员干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能力、坚决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使命的重要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讲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丰富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高度,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举全党全国之力推进脱贫攻坚,不断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脱贫攻坚取得了新的显著成就。

一、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前仆后继的使命和担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历经28 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一个全新的中国。自那时起,消除贫困、改善人民生活,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事业,形成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20 世纪70 年代后期,在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曲折发展后,中国农村贫困问题愈加严峻。1978   年,全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 82.08%,农民人均年收入仅为133.6 元。按照当年中国政府制定的贫困标准——农民人均年收入100 元为贫困线进行统计,农村贫困人口规模高达2.5 亿。8 亿农村人口中,贫困发生率超过30% 左右。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生产力。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对贫困问题进行了深刻阐释,他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摆脱贫困同样离不开发展。针对依旧贫穷落后的国情,邓小平提出要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使绝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实现脱贫致富。之后党和国家开始了对扶贫帮困的实践探索。

1980 年,中央财政单独列支“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这是我国设立最早的、由中央财政独立拨付的专项扶贫资金,有力地支援了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的发展。1982 年,党中央、国务院开始有计划地在甘肃河西地区、定西地区及宁夏西海固地区实行区域扶贫,即“三西”农业建设区域性扶贫计划,这是我国首个区域性扶贫开发试验地。1984 年,为促进和完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国家计划委员会牵头实施“以工代赈”扶贫计划,新建和完善了一大批公路、铁路、水利灌溉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在改善贫困地区基础发展条件的同时,也为贫困地区人口增加了收入。此后,“以工代赈”成为党和国家扶贫开发长期坚持的一个重要方式。

这一时期,农村扶贫与经济改革发展同步进行,以改革促减贫,效果十分明显。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产品价格形成和流通体制改革以及鼓励城乡人口流动的就业管理制度改革,释放出巨大改革红利,在减缓农村贫困上发挥了重大作用。从1978 年到1985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加24%,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978 年的2.5 亿人减少到1985 年的1.25   亿人,总贫困人数减半,平均每年减少1700 多万人。这一时期也成为中国扶贫史上减贫最为显著的时期。


展开
目录

序 言

第一讲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丰富与发展

一、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理论创新

三、书写我国扶贫开发新篇章

四、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第二讲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三讲  统筹把握脱贫攻坚重大关系   

第四讲  把握脱贫攻坚着力点

第五讲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

第六讲  聚力做好专项扶贫

第七讲  持续做好行业扶贫

第八讲  深入做好社会扶贫

第九讲  加强脱贫攻坚行动支撑保障

第十讲  做好脱贫攻坚成效考核

第十一讲  既要脱贫更要致富

第十二讲  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上峰书院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