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省党的建设研究
0.00     定价 ¥ 56.00
上峰书院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0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5410722
  • 作      者:
    方涛
  • 出 版 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方涛,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党史与党建、毛泽东思想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1950年整风运动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专项“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历史性变革的经验总结研究”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基金等多项,在《党的文献》《当代中国史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党建研究》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参编《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思想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历史系列辞典》《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解读》等著作多部。


展开
内容介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执政,党的建设面临不少新问题。广东省解放稍晚,党组织基础差,党员人数少,覆盖面小,作风、组织不纯现象比较突出。根据中共中央、中南局的部署,在华南分局的直接领导下,广东省全面加强了党的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取得了预期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经验具有典型性,对于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二)及时总结推广经验

   建党过程中,如何正确地掌握入党条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党的质量。关于入党的条件,中央已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正确地具体贯彻,则比较复杂。为此,1953年1月10日,《南方日报》转载了《东北日报》的《从几个实例看如何掌握入党条件》一文,介绍了具体经验。内容如下:

    某工厂发展新党员,各支部每开小组会或支部大会讨论接收新党员时,就要开很长时间的会,争论够不够条件。从这些讨论中可以看出:该厂每个党员对发展新党员工作都是很认真的,但同时在一些党员中,对如何掌握入党条件,则还不够明确。下面就是他们讨论的几个例子。

     邓普生,今年44岁,是个老工人,有二十多年工龄。会木匠手艺,这些年中绝大多数时间是在这个厂子里工作,历史清楚。从解放以后,他在生产上就很积极,常是早来晚走,平常工作也还负责任。他在群众当中有一定威信,在各种会议上都热烈发言,对别人能展开批评。因此,他从1950年起被提拔为班长,1951年被选为车间工会副主席。他参加整党学习也很积极,从他的发言中看,他对共产党与共产主义的认识也较正确。但他有如下情况:一是有本位主义思想。在生产上,他只管本单位的任务完成不完成,对别的单位则不管,如做出的木箱运到别的班去用时,有的坏了,他也不给补做(木工活有损失率,按规定应给补做),直等到领导上告诉他补做也算他们班的生产成绩时才给做。有时因此影响别班生产的进行。又如往外抽调工人,领导上要求技术好和技术不够好的平均抽,而他只抽技术不好或有其他问题的。二是他平时工作很积极,但今年该厂应把班长改成行政管理人员,工作还和以前一样,只是在名义上换一换,取消了每月十五分技术津贴,他就闹了一些日子情绪。三是对和他好的工人感情用事。他班有一名和他很好的工人,拿着工厂的工具给外边做活赚钱,他知道了既不批评也不向领导反映。四是能对别人展开批评,但别人批评他,就不高兴,因此也就不能很快克服缺点。

    另一个工人的情形却相反。

    姚庭贵今年43岁,也是一个老工人,有27年工龄,是一个车工,一直在这个厂子做工,历史清楚。解放后的一个时期觉悟不高,对共产党好说怪话,如对积极分子说:“你们干吧,反正累死也得不到奖。”党员去帮助他,他说:“我是个老落后了,你再帮助我也入不了党。”他那个班的班长工作上有缺点,对他的意见重视不够,就更促使他这样。但是,他从去年开始转变了。他在整党教育中受到很大教育,他说:“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我这么落后,还算什么领导阶级呢?”他也认识了:班长工作上有缺点,应提出来帮助他改正,不应当因此就不好好工作。从此他在生产上就积极起来。他本来做修理机器的工作,但为了提高全车间的生产效率,仍然钻研改进工具,某种产品本来每天每人只能生产60至90个,现在提高到180至240个。有一次任务紧急,工具供给不上,他虽不是班长,但在他带头下,大家努力干,两天的活用一天时间干完,完成了任务。他靠近组织,经常向党反映自己和群众的思想情况,并能热心帮助别人,看到别人有缺点就及时给指出来,大家也经常向他征求意见。因此,党支部感到他是工作上的有力助手。在学习上他也很积极,有时为了听党课不吃饭。“三反”运动中他又受到很大教育,并检举了很多商人的“五毒”行为。他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酝酿后,向党提出了申请入党的愿望,说:“我过去落后,工作不负责,现在我认识过去是错了,一定好好干;我要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和组织一条心,有多大力气使多大力气。”

    在小组讨论时,有不少人不同意他入党,争论了很长时间。最后虽然多数同志同意他入党,但还有人不同意。有一个党员并在开完小组会后向党支部提出意见:“暂时不能发展他。”为什么呢?他们说:姚庭贵过去落后,工作讲价钱,不积极,好说怪话,和组织上闹对立。

    吴凯辉则又是一种情形。她是缝纫女工,青年团员,22岁。1950年到厂子工作,历史清楚。她到工厂后工作一贯积极,钻研技术,因此她是超过定额,在全车间为冠军。如缝一种小包,每日定额是1300个,一般男工最高也只达到1800个。她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每一个运动中都走在前面,如增产节约运动中,她表演了她的不停断线法;在19天中,她培养了6个徒工,使他们掌握了她的工作方法,在生产数量上都超过了定额。她关心全组的工作,经常向党支部与班长反映情况,提出改进意见;除本身的工作外,看到什么都干,如她看到便所脏,自己就利用休息时间去收拾。因此,她被选为厂里的劳动模范,出席了沈阳市第三届劳动模范大会。她尽量帮助同志,看到哪个同志生产上有缺点就及时指出来;她自己生产上的窍门总想告诉别人,以便提高生产,但有些老工人不想学,认为她“刚来工厂几天会啥”,她也不灰心。她在生活上也能照顾同志,如有的同志有病,她就亲自护送到医院,并拿出自己的钱给别人治病。但是她在这方面也有缺点,就是有时要求别人过高,不注意团结群众的方式方法,因此别人对她有些意见。但经别人提出后,她就虚心接受,并努力改正。在其他方面,她都是很积极的。

 

 


展开
目录

绪论………001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省党的建设的历史背景………016

    第一节 党的组织建设情况………017

    第二节 思想、作风出现的问题………023

    第三节 各级党组织采取的举措………027

    小结………037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省党的建设的部署………039

    第一节 党中央的总体部署………039

    第二节 华南分局的部署………056

    第三节 各级党组织的动员………083

    小结………088


第三章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090

    第一节 结合广东省第一届各界人代会整顿作风………091

    第二节 召开县级干部会议整顿作风………096

    第三节 作风建设中的偏差及其纠正………099

    小结………102


第四章 整顿党的基层组织………104

    第一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顿………106

    第二节 城市基层党组织的整顿………113

    小结………128


第五章 加强建党工作………129

    第一节 在“三反”运动的基础上建党………129

    第二节 开办农村建党训练班………134

    第三节 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的建党………138

    第四节 纠正建党工作中的偏差………145

    小结………178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省党的建设评价………179

    第一节 广东省党的建设的成效………179

    第二节 广东省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193

    小结………215


广东省党的建设大事记(1949—1955年)………217

主要参考文献………231

后 记………24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上峰书院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