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老舍的文学绝笔独唱,未完成的伟大著作
l 老舍先生的没落家族史与哀婉自传,了解老舍的必读书目。
l 了解满族民俗和“京味儿”文化的阅读推荐书目。
l 读本书可学习如何刻画人物群像,让笔下人物更饱满。
l 80g轻型纸环保印刷,小巧精致、方便携带的传世经典。
《正红旗下》是老舍自传体长篇小说,著于1961年至1962年。遗憾的是,因当时的文化大革命运动,这部作品并未完成,就被迫停笔。本书中收录了已完成的部分共十一章,不到十万字。老舍在这部作品中以自传为线索,以清末北京社会为背景,表现了社会见习与历史的变迁,与他过去的写作不同的是,他在这部作品中对本民族的历史——清末旗人的生活习气作了出色的表现,也使得这一作品拥有了更独特的视觉与更亲熟的反省态度,来审视历史与民族风俗习惯。有人说,如果老舍能有机会将其写完,那么它很有可能是老舍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
l 两百多年积下的历史沉钩,使一般的旗人既忘了自谴,也忘了自励。我们创造了一种独具风格的生活方式: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生命就这么沉浮在有讲究的一汪死水里。
l 是呀,直到如今,我每一想起什么“虚张声势”“瞎唬事”等等,也就不期然而然地想起大姐的婆婆来。我首先想起她的眼睛。那是一双何等毫无道理的眼睛啊!见到人,不管她是要表示欢迎,还是马上冲杀,她的眼总是瞪着。她大概是想用二目圆睁表达某种感情,在别人看来却空空洞洞,莫名其妙。她的两腮多肉,永远阴郁地下垂,象两个装着什么毒气的口袋似的。在咳嗽与说话的时候,她的嗓子与口腔便是一部自制的扩音机。她总以为只要声若洪钟,就必有说服力。她什么也不大懂,特别是不懂怎么过日子。可是,她会瞪眼与放炮,于是她就懂了一切。
l 大姐是个极漂亮的小媳妇:眉清目秀,小长脸,尖尖的下颏象个白莲花瓣似的。不管是穿上大红缎子的氅衣,还是蓝布旗袍,不管是梳着两把头,还是挽着旗髻,她总是那么俏皮利落,令人心旷神怡。她的不宽的腰板总挺得很直,亭亭玉立;在请蹲安的时候,直起直落,稳重而飘洒。只有在发笑的时候,她的腰才弯下一点去,仿佛喘不过气来,笑得那么天真可怜。亲戚、朋友,没有不喜爱她的,包括着我的姑母。
一 / 001
二 / 016
三 / 027
四 / 038
五 / 051
六 / 065
七 / 072
八 / 083
九 / 101
十 / 111
十一 / 120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老舍先生的书桌是红木三屉桌,他把《正红旗下》手稿放在书桌中间那个抽屉里,这是一个*重要的地方,拉开抽屉就是它。足见老舍先生对它的重视,虽然没写完,但就一直这么放着,直到生命*后一刻,宛如随时都会返回到继续创作的样子。
——老舍之子 舒乙
在老舍先生的作品里面,有着留到现在以至将来的血脉。
——现代文学理论家 胡风
老舍是市民文学的代表,独特的下层生活经验,使得老舍对北京市民的性格和生活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体会,老舍作品中的爱与恨同市民社会中的爱与恨是一致的。
——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 陈思和
老舍显然已经认定,在一个病态社会里,要改善无产阶级的处境就得要集体行动;如果这个阶级有人要用自己的力量来求发展,只突然加速他自己的灭亡而已……毫无疑问,老舍是把社会批判当做小说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国现代小说史》作者 夏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