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九十九度中
0.00     定价 ¥ 25.00
德清县图书馆
  • ISBN:
    9787502086749
  • 作      者:
    林徽因
  • 出 版 社 :
    应急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建筑学家、诗人和作家。原名徽音,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为“徽因”。林徽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主要设计者,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领导小组成员 。1930年代“京派”作家核心成员,在当时具有一定影响。主要作品有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别丢掉》,小说《九十九度中》《模影零篇》《窘》,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阳光》,话剧《梅真和他们》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收录了林徽因的小说名篇《九十九度中》《模影零篇》和《窘》。

《九十九度中》

是作者早期运用现代派手法的名篇,文笔温柔有力。小说截取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片段,展示了1930年代中国都市生活的形态,同时体现出作者对底层人们的同情与关怀。

《模影零篇》

是以“模影零篇”为总题的四篇小说,每篇以其主人公的名字命名,讲述了他们各自的人生悲欢与命运。

《窘》

林徽因创作的短篇小说。


展开
精彩书评

“她很美丽,很有才气。”

——冰心

 

《九十九度中》在我们过去短篇小说的创作中,尽管有气质更动人的,材料更真实的,然而却只有这样一篇,最富有现代性。“没有组织,却有组织;没有条理,却有条理;没有故事,却有故事,而且那样多的故事;没有技巧,却处处透露匠心。”

——李健吾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曾出现过像达芬奇那样的多面手。他既是大画家,又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林徽因则是在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脱颖而出的一位多才多艺的人。

——文洁若

 

沈从文眼里的林徽因是“绝顶聪明的小姐”,晚一代的萧离则称林徽因是“聪慧绝伦的艺术家”。费慰梅认为,林徽因“能够以其精致的洞察力为任何一门艺术留下自己的印痕”。

——费正清


展开
精彩书摘

九十九度中

 

三个人肩上各挑着黄色,有“美丰楼”字号大圆篓的,用着六个满是泥泞凝结的布鞋,走完一条被太阳晒得滚烫的马路之后,转弯进了一个胡同里去。
“劳驾,借光——三十四号甲在哪一头?”在酸梅汤的摊子前面,让过一辆正在飞奔的家车——钢丝轮子亮得晃眼的——又向蹲在墙角影子底下的老头儿,问清了张宅方向后,这三个流汗的挑夫便又努力地往前走。那六只泥泞布履的脚,无条件地,继续着他们机械式的展动。
在那轻快的一瞥中,坐在洋车上的卢二爷看到黄篓上饭庄的字号,完全明白里面装的是丰盛的筵席,自然地,他估计到他自己午饭的问题。家里饭乏味,菜蔬缺乏个性,太太的脸难看,你简直就不能对她提到那厨子问题。这几天天太热,太热,并且今天已经二十二,什么事她都能够牵扯到薪水问题上,孩子们再一吵,谁能够在家里吃中饭!
“美丰楼饭庄”,黄篓上黑字写得很笨大,方才第三个挑夫挑得特别吃劲,摇摇摆摆地使那黄篓左右地晃……

 

模影零篇 

一、中绿 

 

钟绿是我记忆中第一个美人,因为一个人一生见不到几个真正负得起“美人”这称呼的人物,所以我对于钟绿的记忆,珍惜得如同他人私藏一张名画轻易不拿出来给人看,我也就轻易地不和人家讲她。除非是一时什么高兴,使我大胆地,兴奋地,告诉一个朋友,我如何如何地曾经一次看到真正的美人。
很小的时候,我常听到一些红颜薄命的故事,老早就印下这种迷信,好像美人一生总是不幸的居多。尤其是,最初叫我知道世界上有所谓美人的,就是一个身世极凄凉的年轻女子。她是我家亲戚,家中传统地认为一个最美的人。虽然她已死了多少年,说起她来,大家总还带着那种感慨,也只有一个美人死后能使人起的那样感慨。说起她,大家总都有一些美感的回忆。我婶娘常记起的是祖母出殡那天,这人穿着白衫来送殡。因为她是个已出嫁过的女子——其实她那时已孀居一年多——照我们乡例,头上缠着白头帕。试想一个静好如花的脸;一个长长窈窕的身材;一身的缟素;借着人家伤痛的丧礼来哭她自己可怜的身世,怎不是一幅绝妙的图画!婶娘说起她时,却还不忘掉提到她的走路如何的有种特有丰神,哭时又如何的辛酸凄婉动人。我那时因为过小,记不起送殡那天看到这素服美人,事后为此不知惆怅了多少回。每当大家晚上闲坐谈到这个人儿时,总害了我竭尽想象力,冥想到了夜深。
也许就是因为关于她,我实在记得不太清楚,仅凭一家人时时的传说,所以这个亲戚美人之为美人,也从未曾在我心里疑问过。过了一些岁月积渐的,我没有小时候那般理想,事事都有一把怀疑,沙似的挟在里面。我总爱说:绝代佳人,世界上不时总应该有一两个,但是我自己亲眼却没有看见过就是了。这句话直到我遇见了钟绿之后才算是取消了,换了一句:我觉得侥幸,一生中没有疑问地,真正地,见到一个美人。

 

四、绣绣

 

还是绣绣聪明,害羞地由人丛中挤过去,指出一对美丽的小瓷碗给我看,用秘密亲昵的小声音告诉我,她想到家里去要一双旧鞋来换。我兴奋地望着她回家的背影,心里漾起一团愉悦的期待。不到一会儿工夫,我便又佩服又喜悦地参观到绣绣同换碗的贩子一段交易的喜剧,变成绣绣的好朋友。
那张小小的图画今天还顶温柔地挂在我的胸口。这些年了,我仍能见到绣绣的两条发辫系着大红绒绳,睁着亮亮的眼,抿紧着嘴,边走边跳地过来,一只背在后面的手里提着一双旧鞋。挑卖瓷器的贩子口里衔着旱烟,像一个高大的黑影,笼罩在那两簇美丽得同云一般各色瓷器的担子上面!一些好奇的人都伸过头来看。“这么一点点小孩子的鞋,谁要?”贩子坚硬的口气由旱烟管的斜角里呼出来。 


展开
目录

窘 / 001
九十九度中 / 025
模影零篇 / 05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