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国能源供需现状
一、世界能源消费总体情况
世界能源消费规模庞大、增速趋缓、结构调整显著,中国对世界能源消费总量、增速、结构调整影响巨大。2018年世界能源消费总量为139亿吨标准油,其中中国为32.7亿吨标准油(折合46.4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3.5%。1990~2018年世界能源消费年均增速为1.9%,若不含中国,则增速为1.3%。2018年世界能源消费中煤炭占27.2%,石油占33.6%,天然气占23.9%,非化石占15.3%;若不含中国,则煤炭占17.6%,石油占38.0%,天然气占28.9%,非化石占15.5%。
世界(含中国)能源消费统计见图1-1,世界(不含中国)能源消费统计见图1-2。
图1-1 世界(含中国)能源消费
二、我国能源供需概况
(一)整体产销格局
近年来,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量增速放缓,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逐年下降。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受国家减煤政策的影响,增长缓慢。2011年以来能源生产总量基本维持在36亿吨标准煤左右;能源消费总量缓慢增长,2018年消费总量为46.4亿吨标准煤。
图1-2 世界(不含中国)能源消费
长期以来,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改革开放后,煤炭在能源生产结构中占比持续上升,至2011年达到峰值77.8%,2018年下降至69.3%。199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消费占比76.2%,1990~2000年持续下降至68.5%,2001~2006年小幅上升至73%,2007年后又开始下降,至2017年降至60.4%。尽管近年来煤炭占比有所下降,但能源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世界能源消费中煤炭占30%、油气占57%、可再生及核电占13%),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仍处于煤炭时代,比世界平均水平落后。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总量及结构分别见图1-3和图1-4。
图1-3 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及结构
图1-4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及结构
受资源禀赋的限制,我国石油和天然气产量难以满足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随着产消差的日益增大,需从国外大量进口油气,我国能源自给率总体上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2018年能源自给率仅为81%,较1995年降低了18个百分点。
我国能源自给率变化趋势见图1-5。
图1-5 我国能源自给率变化趋势
(二)分品种产消格局
1. 煤炭
1998~2013年,我国煤炭产量逐年增加,至2013年原煤生产量达到27.1亿吨标准煤,消费量达到28.1亿吨标准煤。近年来,随着国家实施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煤产量逐渐下降,2016年原煤生产量下降至24.2亿吨标准煤,消费量下降至27.0亿吨标准煤。2018年煤炭生产量有所回升,达到36.6亿吨,消费量基本保持稳定,达到38.3亿吨。我国煤炭自给率较高,除特殊年份外基本保持在90%以上。我国原煤产消量变化见图1-6。
图1-6 我国原煤产消量变化
2. 石油
1995~2005年我国原油产量逐年增长,由1995年的1.3亿吨增长至2005年的1.8亿吨,随后年生产规模基本保持在2.0亿吨左右。消费规模逐年增加,由2006年的3.5亿吨增长至2018年的6.1亿吨,年均增量保持在0.2亿吨左右。随着我国石油消费量的逐年增加,原油自给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18年原油自给率为31%,较2000年降低41个百分点。我国原油产消量变化见图1-7。
图1-7 我国原油产消量变化
3. 天然气
1995~2018年,我国天然气生产和消费规模保持持续增长趋势,特别是2004年后随着西气东输一线的建成投产,我国天然气消费规模开始快速增长。天然气产量由2000年的271亿m3增长至2018年的1610亿m3,消费量由2000年的243亿m3增长至2018年的2803亿m3。随着消费量的高速增长,我国天然气产消差逐年增大,自给率逐年降低,2018年自给率仅为57%。我国天然气产消量变化见图1-8。
图1-8 我国天然气产消量变化
4. 非化石能源
1995~2018年,除个别年份外,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量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近年来风光电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非化石能源高速增长,一直保持8%以上的增速,产消规模由2000年的1.1亿吨标准煤增长至2018年的6.6亿吨标准煤。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变化情况见图1-9。
图1-9 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变化情况
(三)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动情况
1. 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但不断优化
1980~2018 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不断升高。由于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特点,在2005 年以前,煤炭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3%左右,2015 年煤炭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64%左右,而2005~2015 年天然气等非一次性能源占比则逐渐由7%上升到12%左右,2016 年煤炭消费占比又下降了2个百分点。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能源转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暂时仍然无法撼动煤炭“一枝独大”的现状。石油的消费比重一直维持在20%左右,无显著变化(见图1-10、图1-11)。
图1-10 1980~2018年中国能源消费类型变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9
值得注意的是,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不断升高,清洁能源占比突破20%,仍有发展空间(见图1-12)。能源清洁化加速,这与近年来中国大力倡导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有很大关系。其中,水电年增长率为2.05%,核电年增长率为7.81%,其他能源年增长率为3.39%。这反映了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趋向选择更加清洁、高效和便利的能源类型。
2. 不同地区能源消费差异
1)区域间总量差异
以30个省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不包括西藏、香港、台湾和澳门),对各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