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论是爱情的纯粹、高贵、甚至于幻灭,还是女性的心灵成长,都在毛姆女性视角的生花妙笔下令人感同身受。
2.苏州大学教授、翻译家方华文全新修订译本,对书中出现的文学、哲学、艺术概念,以及专有名词进行详解,无障碍轻松阅读。
3.媲美《霍乱时期的爱情》,三度被改编为电影,被誉为“女性精神觉醒经典之作”。
“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力、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
为了逃离20世纪20年代伦敦浮华却又空虚的社交圈,凯蒂随丈夫费恩来到了中国。在此,孤独的吉蒂和迷人的已婚男子查理发生了婚外情,当费恩发现时,为了报复,也为了重整自己的生活,他带着妻子凯蒂深入霍乱肆虐的疫区行医。
在疫区,凯蒂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历经化茧成蝶的痛苦过程,开始学习如何去爱。
乘船走在长江的水路上,沃尔特一个劲儿看书,只在吃饭时才东一搭西一搭跟她扯上几句不当紧的话,口气就像是路人,仅仅是跟她碰巧同行而已。凯蒂觉得他这是出于礼貌,要不就是意在强调他们之间隔着一条鸿沟。
她突然想起自己曾经告诉过查理,说沃尔特威胁她,要她陪他去那座疫病肆虐的城市,否则就跟她离婚,其目的就是想让她看看查理的真面目,看看他是多么冷漠、怯懦和自私。查理果然露出了真面目。这一招很灵,很符合沃尔特的本性——幽默,具嘲弄特色。他早就预料到会有什么样的结局,于是在她回家之前就吩咐女佣准备好了她的行囊。她曾经在他眼里看见了一种蔑视的神情,似乎不单单对她,还包括她的情人。或许他在对自己说,他如果处在汤森德的位置,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上刀山下油锅,也会满足她的任何要求。她知道他真的会那样做。可是,既然她已经睁开眼睛看清了事实,他怎么还忍心让她冒这么大的风险,担这么大的惊,受这么大的怕呢?起初她以为他只是在做戏,后来直到他们真正启程,不,还要晚些,直到他们离开江边,坐上滑竿开始行走在田间小道上,她仍以为他会哈哈一笑,告诉她不用去了。她猜不透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他不可能真的想置她于死地,因为他爱她爱得是那么深。
她现在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了,不由记起了他的千种情万种爱。的确,用一句法国俗语来说,她是“不识好歹,分不清好天和坏天”。现在,他可能不再爱她了。一个人,难道就因为受了委屈便终止自己的爱情吗?她让他受的委屈哪有查理让她受的委屈那样大!即便她受了天大的委屈,即便她看清了查理的真面目,但只要查理使个眼色,她依然会不顾一切地投入他的怀抱。即便他拿她当牺牲品,一点儿都不在乎她,对她冷酷无情,她依然爱他。起初她以为只要耐心等待,早晚沃尔特会原谅她。她过于自信,认为自己仍有能力控制他,根本没想到这力量已经一去不返。她坚信他必定爱自己,因为“大水难熄爱情之火”;而如果他爱她,他就会软弱妥协。不过,此时此刻她就没那么有把握了。傍晚时分,他坐在客栈的黑檀木直背椅子上看书,马灯的灯光照在他的脸上,使她能够从容地观察他脸上的表情。她躺在了草垫子上(她的被褥马上就会铺到上面),躲在阴影里,从那儿观察。但见他一脸严肃相,五官端正但僵硬——你很难相信这张脸会有变化的时候,很难相信上面会出现甜蜜的笑容。他一直在看书,表情平静,仿佛她不在跟前,而是远在天边。她看得见他在翻动书页,看得见他的目光在有规律地移动,在一行一行地看,显然心里全然没有她。待店小二摆好餐桌,送来饭菜,他才把书放在一边,朝她看了一眼,没意识到在灯光下,自己脸上的表情可以被她看得清清楚楚。她意外地发现在他眼里有一种厌恶的神情,不由得大为惊愕。难道他的爱真的彻底消失了?难道他真的设下毒计,非要害死她不成?简直匪夷所思!只有疯子才那么做!奇怪的是,她突然产生一念,觉得沃尔特也许真的脑子有点不正常,这叫她顿感不寒而栗。
面 纱 // 001
译后记 // 249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面纱》以其悲天悯人的情感关照,以其对道德冲突的敏感解析,以其对人性的尖锐反讽,以其对人类欲望、恐惧和悔恨等内在世界的准确建构,而成为一部艺术的杰作。
——《观察报》
《面纱》体现了毛姆许多创作上的优点:对女性心理的准确拿捏,纯熟的写作技巧,充分的情感调动。
——《每日邮报》
我承认自己是毛姆作品的爱好者。
——知名女作家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