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富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为徐有富先生八十寿辰的纪念文集,收录先生众弟子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二十篇,前有先生学术自述,后附论著目录。徐有富师从南京大学程千帆 教授研治中国古代文学,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已退休。他在中国古典文献学领域著述丰富,享有较高声誉,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其中不少现已成为各大高校古 代文学、古文献等专业的教授、博导。本书彰显了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学术的薪火相传,可作为古典文学古文献专业师生进行学术熏陶和论文写作的范本。
我从未庆祝过生日,诸位贤弟多次表示想出一本论文集,以庆祝我八十岁生日,我都坚决反对,认为此举劳民伤财,有害无益。后来我发现有人在群里组织先后毕业的同学写论文,即严加制止。此后就听不到什么动静了。谁知最近有人告诉我,论文集已经二校,还要我写一篇谈治学经历的文章,编一个论著简目。事已至此,考虑到诸位出于尊师重教的美意,又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我若一味坚持己见,闹得大家不愉快,也不是我希望看到的结果,也就听之任之了。
我是南京八卦洲初中首届毕业生。当时农村学生参加中考首选中专,因为上学不要钱,还能早点参加工作,转为城镇居民户口。谁知我的一位好友偏要考南师附中,还要我作陪,我头脑一热就答应了。幸好我俩都侥幸地被录取了。
我是1959年秋季进入南师附中的,自然信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金言,不料碰到了“三年自然灾害”,食堂伙食越来越差,经常用盐、酱油、白开水和在一起的“三鲜汤”下饭。为了减少体能消耗,体育课就是晒太阳。因为饥饿难熬,又缺乏理想,我课余时间便坐在阅览室里看闲书。看来理工科肯定是考不取了,有个朋友想当文学家,于是我便陪他报考了南大中文系,不过我内心已做好了回乡务农的准备。那年我们的运气真好,班上五位报考文科的同学,居然三位考上了南大,两位考上了南师。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