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通往金融幸福的365天
0.00     定价 ¥ 168.00
德清县图书馆
  • ISBN:
    9787513666343
  • 作      者: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解开通往金融幸福的密码!

展开
作者简介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依托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和清华大学法学院共同建设。

    作为交叉类科研机构,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为金融科技行业提供前瞻性研究和实践指导,致力发展成为跨学科研究平台、政策建言平台、交流合作平台和创新孵化平台,为持续推进中国金融科技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
内容介绍

   目前我国居民的金融幸福状态如何?怎样提高金融幸福程度?如何制定理财规划?如何防范生活中的金融诈骗?和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税种有哪些?

  

   这本日历分别从金融幸福的概念、家庭财务规划、纳税管理、资产管理、防范金融诈骗、保险管理、个人信用、金融理论知识、贷款管理、养老规划、财富传承主题出发,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与大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金融领域的知识,旨在培养大众金融规划的意识,普及金融和经济领域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实现金融幸福。


展开
精彩书摘

1.什么是金融幸福?


金融幸福是指消费者因自身金融状态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是说,金融幸福与消费者的金融状态息息相关。这里的金融状态,既包括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资产配置、负债、保险购买等客观状态,也包括金融素养等主观状态,即消费者掌握的金融知识,以及根据这些金融知识做出的金融决策。

金融幸福的四要素是金融知识、金融决策、金融安全和幸福生活。



2.什么是金融素养? 


金融素养是指消费者在金融知识、态度、行为、技能等方面展现的能力。好的金融素养有利于消费者做出明智的财务决策,如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合理使用金融工具、有计划地消费和储蓄等,有助于消费者维护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稳定,防范风险。



3.个人态度是否影响金融幸福?


消费者对待金融的态度会影响金融幸福。在生活中,我们如果积极了解理财规则、掌握理财技能、实践所学的内容,就会获得更高的金融幸福。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数据显示,经历了更多金融活动的人金融幸福感更高。

消费者对自身实现财务目标能力的信心程度、储蓄习惯和日常资金管理行为,都与金融幸福相关。消费者如果有财务规划,尤其是长期财务规划,那么会获得更高的金融幸福感。



4.年龄是否影响金融幸福?


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数据显示,虽然不同年龄段的人金融幸福分数不同,但随着年龄增加,金融幸福的分值会上升,因此金融幸福与年龄可能呈正相关。一方面,这可能是随着年龄增加,财务收入逐渐增加,消费者的金融幸福感更高。例如,高收入、有能力的人,任职时间会更长,随着其年龄增加,财富积累会更多。另一方面,可能是年龄偏大的人基本上已经偿还了长期贷款,几乎没有还贷压力,因此金融幸福感更高。



5.家庭人员构成如何影响金融幸福?


除了生命周期与工作性质外,家庭人员构成也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金融幸福。我们如果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那么储蓄与开支的压力会相对较小,风险问题也会相对较少,实现金融幸福的难度相对较低;我们如果是“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重要经济支柱,那么开支与储蓄的压力会变大,风险防范意识也需要随之提高,生活压力就会相应变大,实现金融幸福的难度也会提高。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