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研究的意义大致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史实重建的角度,已有的相关叙述大多集中在法庭审判的结果,对国民政府战犯处理政策的形成与实施、机构设置及其主要职能、法庭的设置与组成、重要案件的立案与审决、审判的社会影响等问题都缺少具体的研究。微观层面研究的缺失直接影响我们对战后自主审判历史意义的实际认知,所以有必要依据更为细化更为多样化的史料重建国民政府战后对日审判的基本史实。
其次,从史学研究的角度,以往的相关研究缺乏整体通识的背景,视角比较单一。战后国民政府主导的对日审判涉及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盟国的对日处置方针以及民众的实际诉求等各种因素,其复杂性在此前的研究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而且审判战犯涉及法理基础、审判程序、社会参与等各个层面的问题,所以对战犯审判的研究需要从历史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视角进行综合分析。
再次,从研究的现实意义看,相对于东京审判,学界及大众对国民政府主导的对日审判了解较为有限,日本右翼对乙丙级战犯审判的评价更低。因此,对战后国民政府审判日本战犯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外,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战后审判日本战犯的研究实际上是侵华日军战争暴行研究的延伸,主要侧重于以审判日本战犯所确认的战争罪行事实为基础,揭露侵华日军的残暴,在这一导向的牵引下,相对忽视对审判本身的研究。即使在今日相关资料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如果不转换视角,所做的研究在更新学术认识的意义上价值仍然有限。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尝试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推进,故并不追求对国民政府所有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详情做面面俱到的叙述,而是尽可能详前人所略。
导论
第一章通向战后审判之路
第一节一战后战罪惩处的遗产
第二节二战期间惩治战犯的倡议
第三节二战期间盟国惩治战犯方案的拟议
第四节国民政府与对日战罪惩处
第二章国民政府对日本战争罪行的调查
第一节战时对日本战争罪行的调查
第二节抗战胜利后的战罪检举与证据调查
第三节国民政府战罪调查工作的检讨
第三章国民政府战犯处理的政策与法规
第一节战犯处理的组织机构
第二节战犯处理的政策方针
第三节战犯审判的立法工作
第四章战后对日审判的相关工作
第一节战犯名单的确定
第二节战犯的检举与逮捕
第三节战犯的引渡
第四节战犯的拘留与移交
第五章国防部南京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
第一节南京大屠杀相关战犯的审判
第二节高级别战犯的审判
第三节其他战犯的审判
第六章各地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
第一节北平审判
第二节上海审判
第三节广州审判
第四节武汉审判
第五节沈阳审判
第六节太原审判
第七节济南审判
第八节徐州审判
第九节台北审判
第七章战后国民政府处置日本战犯的审视与检讨
第一节审判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审判的社会影响
第三节审判的事后争议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