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自然保护地体系
1.1自然保护地1
1.2美国自然保护地及国家公园5
1.3英国自然保护地及国家公园7
1.4法国自然保护地及国家公园9
1.5澳大利亚自然保护地及国家公园10
1.6南非自然保护地及国家公园12
1.7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13
2国家公园体制
2.1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29
2.2国家公园体制与生态文明的关系30
2.3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31
2.4国家公园管理体制32
2.5国家公园管理机构33
2.6国家公园管理制度34
2.7协同管理机制34
2.8国家公园理念35
2.9国家公园功能定位35
2.10国家公园的设立标准36
2.11国家公园的设立与调整38
2.12国家公园监督考核38
3生态系统
3.1生态系统42
3.2生态系统类型42
3.3生态系统结构43
3.4生态系统组成47
3.5生态系统功能48
3.6生态系统服务50
3.7生态系统完整性50
3.8生态系统原真性52
3.9生态系统健康52
3.10生态系统退化52
3.11生态系统监测54
3.12生态敏感性54
3.13生态脆弱性54
3.14生态压力55
3.15生态弹性55
3.16生态安全55
4自然资源
4.1自然资源57
4.2自然资源资产57
4.3自然资源产权制度58
4.4自然资源管理59
4.5自然资源管理体制60
4.6自然资源监管体制61
4.7所有者和监管者61
4.8所有权分级62
4.9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63
4.10自然资源产权登记制度63
4.11自然资源确权登记63
4.12自然资源产权交易制度65
4.13地役权66
4.14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67
4.15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67
4.16国土空间用途管制68
4.17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控68
5国家公园保护对象
5.1生物多样性70
5.2生态系统多样性71
5.3物种多样性78
5.4景观83
5.5自然遗迹88
5.6历史文化86
6国家公园生态影响干扰因素
6.1干扰88
6.2气候变化89
6.3火干扰89
6.4地壳运动92
6.5气象灾害92
6.6生物灾害93
6.7土壤施肥干扰94
6.8放牧95
6.9狩猎96
6.10生产建设活动96
6.11生物入侵97
6.12生境破碎化99
7生态环境保护
7.1生态系统管理100
7.2生境管理100
7.3生态恢复101
7.4生态重建101
7.5生态评价102
7.6就地保护102
7.7迁地保护103
7.8生物廊道103
7.9生物监测104
7.10指示生物104
7.11生物多样性监测105
7.12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估106
7.13环境监测106
7.14环境影响评价106
7.15管理评估107
7.16应急管理108
7.17分区管理108
7.18第三方评估109
8国家公园规划
8.1国家公园规划体系110
8.2国家公园规划理论110
8.3国家公园规划方法112
8.4国家公园发展规划114
8.5国家公园总体规划116
8.6国家公园专项规划119
8.7国家公园详细规划123
8.8国家公园年度工作计划124
8.9国家公园规划编制124
8.10国家公园规划审批124
9国家公园资金制度
9.1事权、财权与支出责任126
9.2公益性和公共物品127
9.3国家公园财政体制129
9.4国家公园资金保障130
9.5国家公园支出结构136
9.6国家公园资金管理136
10社区发展与社会参与
10.1社区共建共管138
10.2社区发展140
10.3社会参与143
10.4人类生产生活管控148
11生态旅游及环境教育
11.1生态旅游150
11.2旅游活动管控157
11.3环境教育159
11.4基础设施165
12国际公约、法律法规及标准
12.1国际公约175
12.2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立法的国际借鉴178
12.3中国自然保护地法律法规186
12.4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立法探索193
12.5现行各类自然保护地标准规范196
12.6国家公园试点在标准规范方面的探索199
主要参考资料201
索引207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