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座上客皆是当地名流,心中自是明白阎都督此举的用意,所以都识趣地一一推辞。谁知当仆人拿着纸笔走到王勃面前时,王勃竟不推辞,接过了纸笔。众人皆惊诧地看着这个不识趣的年轻人,旋即露出各种神色——有人露出担忧之色,有人露出看笑话的表情。正准备登台表演、接受掌声与鲜花的吴子章愣在了当场,他的岳父大人阎都督更是面沉似水。阎都督强忍怒意,拂袖而去,并吩咐下人随时向他汇报现场王勃的动向。
王勃似乎全然未看到众人怪异的表现,只见他笔走龙蛇、行云流水地书写着胸中的锦绣。大家纷纷围拢过来,都想看看这个不给阎都督面子的年轻人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那个被阎都督打发来的“眼线”自然也凑了过来,但见王勃落笔写下“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仆人报告给阎都督,都督冷哼一声说:“不过是老生常谈。”
阎都督此时正在气头上。辛辛苦苦地为女婿搭建的秀场,被这个不遵守“规则”的年轻人一声不响地给拆了,他怎能不气恼呢!都督现在的想法就是:“我就不信你小子能妙笔生花,这一时半刻就写出好文章来!等你露了怯,不待老夫发作,其他名家大儒也会好好挑剔批评一番,灭一灭你小子不识进退的嚣张气焰!”
仆人再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都督听到这第二句便沉吟不语地思索起来。阎都督虽还生着气,但也觉得这第二句笔落天外,隐隐带着不凡之气。仆人又报“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阎都督听了,心里不由一惊:虽仅仅三句,却不落俗套,非同凡响啊!第一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开篇点明滕王阁所在地。第二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笔锋一荡,由地上而至天上,洪都的方位正在翼、轸星宿的分野:再回到人间,从地理位置上看,洪都连接着湖南衡山和江西庐山。第三句“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一笔荡开,写南昌地势:三江为襟,五湖为带,胸怀楚国而指引吴越。仅仅开篇三句,不同凡响,标新立异。本为滕王阁作序,开篇却避开宴会和阁楼,不落窠臼,气势高卓。阎都督忍不住叮嘱仆人:“句句来报,不得耽误!”
这边仆人开启了循环往复的节奏,那边厅堂之上的人们也收起了轻慢之态。吴子章也按捺不住好奇之心,悄悄地混进人群之中,想好好看看这个连出手机会都不给自己的高手到底是什么水平。王勃每一次落笔都吸引着众人的目光,但此时的王勃还是自顾自地沉浸在创作当中。当他望向槛外长江,眼见江天一色,澄净如练,只觉才思泉涌,提笔写下了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句一出,满座皆惊,堂上迸发出一片喝彩声。
吴子章在看到这句后,再也不为自己没上场就落败感到憋屈了,反而暗自庆幸自己的来不及亮相。眼前这个叫王勃的年轻人,是大神级的人物,必定会名垂后世的,自己的那点才能在他面前实在不值一提。
完全被王勃才华所折服的,不只是堂上的众人,还有躲在后堂的阎都督。他听到此句,再也坐不住了,由衷地赞叹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于是来到前厅,趋步向前,对王勃道:“果真是天下奇才啊!小婿难望项背!难望项背!”王勃不以为意地淡淡一笑,谦虚地拱手道谢,然后继续挥洒作文。文章顷刻而就,全文没有任何圈点涂改。文成,满堂惊叹。
《滕王阁序》几乎通篇用典,通篇对偶,句法整齐,用典恰当,读来典雅而工巧。从内容上看,拓展了骈文的艺术境界:从形式上看,兼具抒情性和散文化特色,达到了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堪称“六朝骈文之新变”“唐朝骈文通俗化、格律化之先声”。王勃《滕王阁序》和骆宾王《讨武曌檄》并称中国骈文史上的“双壁”,为骈文带来了清新刚健之风。有关《滕王阁序》的这段文坛佳话,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动人的故事。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