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政治权益维护研究
0.00     定价 ¥ 48.00
德清县图书馆
  • ISBN:
    9787564630126
  • 作      者:
    孙海英
  • 出 版 社 :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9-01
收藏
精彩书摘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政治权益维护研究》:
  一、城镇化加速伴随乡村衰败的严酷现实
  数年来,一系列中央一号文件的重锤敲击和地方政府各种措施的强力实施,农村各种改革及发展事项,深受我国政府重视,这些年来,新农村新城镇规划层出不穷,“美丽乡村经验谈”屡屡见诸报端,“留住青山记得乡愁”的讨论甚是热闹。一时间,似乎农村建设潜力巨大风光无限。也还有,今天上传一篇“博士乡村调查”,明天贴上一个“大学生下乡记”,不经意,网络世界喧嚣非凡,似乎农村人情冷漠蔓延和世风江河日下已成定局。
  什么是真实的农村?农村和农民的境地究竟是一如既往还是何等悲惨?在没有确切数据的支持下,是不能妄自评论的。笔者走进农村走访农民的几年得到的认知或思考,或许未必全面,却自认为相对客观真实。当然,还原当下农村的真实首先就必须尊重以下几个前提。因为,无论是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还是现实问题的归纳,由于前提没解决好或前提设置本身有问题,结论的可靠性就值得怀疑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当然,笔者不甚全面的实地调查和初步的理论思考的前提绝非杜撰,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有待考证,但是有些事情是可以确定的,努力避开或绕过这些前提,不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无知就是别有用心的诡辩。
  1.看待乡村衰败的前提
  第一个前提。乡村衰败是不是必然。不解决这个前提,后面的问题无从谈起。提起乡村的复兴和改造,我们自然想起乡村建设的先行者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等,这些先驱的努力最后收效甚微甚至流产,农村日益分化和矛盾日渐突出的颓势无法改变。长期以来,这种尝试或者失败往往被归结为没有当时政府重视和民众的广泛参与,又加上连年内乱和外敌人侵,固然有一定道理。尽管先贤或前辈的奋斗有着浓厚的悲剧成分,我们也不能去否定他们理想化的设计和身体力行的切实努力。但有一点不可否认,乡村衰落是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否定了这个基本的前提,理想的破灭在所难免,这对今天仍具有借鉴意义。换句话说,如果农村长盛不衰甚至超越城市的辉煌那倒是不正常的了。环顾世界,没有哪个现代国家农业的产值会超过城市,农村人口会多于城市人口。自然经济塑造了乡村昔日的辉煌,商品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乡村的衰败,这是较为普遍的经济现象。再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农村建设发展来看,很多都是在农村经济落后,消息闭塞、农村经济发展动力减退后,新农村建设才开始兴起。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了乡村衰败的必然性。
  第二个前提,今天所说的乡村衰败和20世纪的乡村衰败是否一回事。我们往往会有比较这两个时期农村衰败的冲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内战不断、土匪侵扰和天灾肆虐,加上国外经济疲软的影响,为本来发展就不健全的农村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农副产品及大量的土特产销售不出去,物资过剩,农民及生产力大量外流,人民手中的可支配资金变少,每户的债务加重,形成土地大量荒废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中不道德的现象、不文明的行为也在增多,只从这外表看远远不够,还有一个事实必须关注,否则比较就失去了意义。在20世纪初期,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的79%,主要经济也都集中在农村,农村经济占全国的70%,更有学者认为农业所占比重达到90%。这就是当时中国的现实。现在回头看,尽管那场温良的改革运动因抗战爆发中断,在农村发展的大潮中,出现了很多时代的精英,但在种种历史的原因下,这些人最终消失在岁月中,但是他们的光荣事迹我们铭记在心,有些尝试和经验至今仍具借鉴意义,比如重视知识和教育对农村的改造等。
  ……
展开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转型:从乡土中国到城市中国
第一节 我国城镇化进程和新型城镇化理论的嬗变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

第二章 农殇: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的衰败和农民的无奈
第一节 城镇化的加速与乡村衰败的无奈
第二节 城镇化加速中农民政治权益问题扫描

第三章 困局: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政治冷漠与权益困境
第一节 政治参与中农民的政治冷漠
第二节 村民自治下农民政治权益维护的困境

第四章 机遇:精准扶贫下农民政治权益维护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 精准扶贫与农民政治权益维护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中的农民政治权益维护

第五章 福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贫困群体的政治权益维护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和主要内容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政治权益的维护

第六章 启程:农民政治权益维护机制的探索
第一节 农民政治权益维护的理论探索
第二节 农民政治权益维护机制构建的现实问题

第七章 破局:党和政府主导的农民政治权益维护机制构建
第一节 坚持党在构建农民政治权益维护机制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二节 政府的主导作用、直接责任与治理方式转变

第八章 破局:多元主体参与的农民政治权益维护机制构建
第一节 构建多元化农村社会组织参与机制
第二节 维权机制中农民的主体地位重构和强化维权的组织化程度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