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端庄,慈祥。
她,是那般的高贵优雅,而又是如此的朴实无华。
她,莞尔一笑,散发出无尽的爱。
她,是一面旗帜。
她,是一个号召。
她,是一种引导。
她,是一股魅力。
她,是一种精神。
她,被誉为:国母。
她,就是宋庆龄先生。
她作为孙中山先生的爱妻,忠诚的革命伴侣,协助中山先生在1924年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她继承了孙先生不断革命的精神衣钵,一直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极具号召力和威望,代表着进步和正义。她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会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名誉主席。她自始自终,并将永远是我们民革的精神领袖和不倒的旗帜!
这面旗帜将引领着我们走向追求真理、追逐进步的永恒的道路上!
一路南行,来到了海南岛的文昌,这里是宋庆龄先生的祖籍。一个典型的当地民俗的小院子,格局和功能无不体现着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朴实无华。一片绿色的椰林中洒露出来的光阴,照耀并滋润着大地。闻着流水和鸟鸣,周围充斥着生机,蕴育着活力。这也为今后的宋氏家族的兴旺,铺垫了底蕴。在祖居旁边,已建起一座宋庆龄先生纪念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络绎不绝,已成为了人们拜谒和旅游的胜地。
一路北行,来到了北京,这里是宋庆龄先生生活和工作过的故居。这里装满了她为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付出的辛劳,装满了她为了世界和平的奔走……这里洋溢着辉煌。
一路东行,来到了上海淮海路,这里是宋庆龄先生生活时间最长的故居。典雅的欧式小洋楼和花园,在闹市区却透着宁静和素雅,造就了她温文尔雅的高贵。在上海的宋园路,有她安葬的墓园,广场上雪白的雕像远远望去是那般的端庄,她依偎在父母的身旁,验证着中华民族叶落归根的传统和对故土的眷恋。
她这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情:致力于奉献“爱”!
她爱她的丈夫:摒弃一切世俗偏见,不顾家庭的反对,不计年龄的差距。为了追随革命先驱中山先生,为了追求时代的真谛,在没有祝福的情形下,把握自己的命运,毅然决然把自己嫁给了革命的事业。她与中山先生患难相依,生死与共,从此过上了颠沛流离、充满风险的革命者的生活。
这才是真正的“大爱”……
她爱她的祖国:抗战时期,她发起了“国民御侮白救会”,自任会长,并撰文《中国是不可征服的》,向全世界宣传中国抗战的决心,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她为抗战募集了资金、药品和物资;她到前线慰问将士,看望伤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上下抗战到底的民心和士气。她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独特而卓有成效的贡献。
她爱她的民革组织:20世纪40年代下半叶,抗日战争刚刚结束,中国将何去何从?各种思潮,各种势力,纷纷现身。她站在历史的潮头,凝聚起一群精英,为了追寻救国之道,在乱世中,打出一面大旗: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她爱真理:她所处的时代,从辛亥革命到解放战争,从袁世凯到蒋介石,一直是独裁和反独裁、专制和追求民主的两个阵线的斗争。她从未屈从于强暴,坚定站在革命的立场上,为了追求真理,而奋斗了毕生。
她爱新社会:响应五一号召,欣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前往北京(当时称北平)参加新政协会。她虽然孑身一人,但她的参会,使得1949年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更具有了广泛性、代表性和合法性!她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先生仙逝。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于6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举世瞩目的国葬。
P2-7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