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袁崇焕与晚明社会
0.00     定价 ¥ 180.00
德清县图书馆
  • ISBN:
    9787501080489
  • 作      者:
    王荣湟,刘建辉
  • 出 版 社 :
    文物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6-01
收藏
精彩书摘
  《袁崇焕与晚明社会》:
  广大辽兵辽将故土家园被占,仇恨后金,“凡遇入寇,绝无惧色,但得坚甲、利刃、壮马,无不争先杀贼,以雪祖、父之愤”②。袁崇焕又与他们同甘共苦,建立了兄弟般的情谊,他们都乐意为袁崇焕效死。袁崇焕“以辽人守辽土”的策略“出色地协调了明朝中央政府与辽军地方实力派的关系”,从而“得以集中力量抗击后金并取得了一系列军事胜利”。③
  辽东前线军粮供给困难也是困扰明军的一个难题。辽东本来就物资匮乏,无法自给,不得不依靠关内解运军粮。辽东军粮主要是来自天津的截漕粮,登莱、蓟镇、永平等处的召买米豆。除蓟镇、永平料豆十余万石自运抵关外,军粮几乎都仰仗天津海运。粮运船至盖州套、北信口等地交卸,再由船只河运、牛车陆运,输送到辽东前线。千里转输,服役民户受累不堪。若是召买愆期,海运耽搁,前线便会军需不继。为减轻腹里供应压力,实施屯田、军粮自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以熊廷弼为代表的部分人反对辽东兴举屯田。他们的理由是辽东前线与敌对垒,当以修城防守为第一要务,屯田不免妨害军务,又不能夺民田而兴军屯;辽东缺乏可耕屯的土地;部分土地贫瘠,屯田收入尚抵不过屯军岁饷,无利可图。广宁丧师,关外城池废弃,土地大片抛荒,数十万辽民流离失所.此时招抚辽民大兴屯田成为当务之急。孙承宗接济十三山难民人居前屯,招徕关内辽民出关住城,招募辽兵近三万人,由官府供给牛、种、耕具,大兴军屯;又鼓励民众屯垦荒田,规定三年起科。
  袁崇焕赞同孙承宗“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④的主张,针对反对屯田的言论,袁崇焕曾上疏指出不屯田有七不便,而屯田则有七便:
  “臣前具疏请屯田,皇上郑重其事,令从容酌议。臣敢补牍,请先言不屯之害:今日全辽兵食所仰借者,天津截漕耳。国储外分,京庾日减。一不便。海运招商,那移交卸,致北直、山东为之疲累。二不便。米人海运,船户、客官沿海为奸,添水和沙,苫盖失法,米烂不堪炊,贱卖酿酒之家,而另市本色,有名无实。三不便。辽地新复,土无所出,而以数十年之坐食,故食价日贵,且转贩而夺蓟门之食,蓟且以辽窘。四不便。今调募到者俱游手也,不以屯系之,而久居世业,倏忽逃亡,日后更能为调募乎?五不便。兵不屯,则着身无所,既乏恒产,安保恒心?故前之见贼辄逃者,皆乌合无家之众也。六不便。兵每月二两,饷岂不厚,但不屯无粟,百货难通,诸物尝贵,银二两不得如他处数钱之用,兵以自给不敷而逃亡。七不便。请更端而言屯之利:计伍开屯,计屯核伍,而虚冒之法不得行。便一。兵以屯为生,可生则亦可世,久之化客兵为土著,而无征调之骚扰。便二。屯则人皆作苦,而游手之辈不汰自清,屯之即为简之。便三。伍伍相习,坐作技击,耕之即所以练之。便四。屯则有草有粮,而人马不饥困,兵且得剩其草干月粮,修整庐舍,鲜衣怒马,为一镇富强。便五。屯之久而军有余积,且可渐减干草月粮以省饷。便六。城堡关连,有浍有沟,有封有植,决水冲树,高下纵横,胡骑不得长驱。便七。若夫屯有屯法,祖宗之制具在,非奉祖制断不能调人情,无容臣一毫作意者。”①
  袁崇焕指出了不实行屯田的弊端,并指出:如果实行屯田,有清核军伍、化客为主、增加士兵收入、减省饷运等作用。有些人担心士兵屯田会影响操练,分拨过多士兵屯田必然削弱守军实力,且后金军若猝至,屯田所得可能资敌。袁崇焕认为关外主要是世袭军户,屯田主要是军屯。屯田制度未废弛时,军有其业,伍有其人,饷能自足;屯田制度废弛,军户正军、余丁多不再种地,转事商贾,屯田之利尽失,军饷无从自给,“调募转输遂流毒于天下矣”②。有人说士兵不应干农活,袁崇焕认为士兵若不能干农活定不能为兵,屯田“要在上下相通,其耕而获者,不必在官,不必在私”③;只要竭尽地利,使人人有余粮,屯种一年余三年之食,人人有恒产为生,民心才能真正为我所用。
  袁崇焕对屯田很有信心,将其视为战胜敌军的重要策略。他认为单纯严防死守只是“治标之法”,屯田和筑城才是“治本之法”:
  “以辽人守辽土,上下井牧之相附,寡而有多之用……且守且战,且筑且圮(屯),抚西虏以拒东夷。来岁屯种之所人,可以渐减海运。大段坚璧(壁)清野以为(体),乘间击惰以为(用)。随机应变,如水到渠成,方略原不得拘……偕诸臣苦心戮力,务以生聚为节省,事则年治一年,饷则日省一日,务还祖宗幅员法制之旧。盖日计不足,月计有余。月计不足,岁计有余。战则不足,守则有余。守既有余,战无不足。不必侈言恢复,而辽无不复。不必急言平奴,而奴无不平。即此一番更定,奴自不能为患,即以下手之日为结局之日可也。”①
  关于屯田之法,袁崇焕主要遵循旧制,“万亩军六十人、余丁三十人之例,先择腴者以给官给军,而世不失业,业不失,则伍尝有人”,余地给裁汰为民的军户及流寓辽民耕种,“俟成熟后,愿输子粒草莱者听,不愿者不强之”。②在袁崇焕的主持下,明军于天启七年(1627)春调派军队屯田锦州等地,修筑城堡,同时招集饥民屯田,如屯筑宁远之法,从而壮大明军在关外的根基。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晚明时代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的开端
一、新航路的开辟
二、经济全球化的初步形成
三、西方殖民者东侵与晚明的反侵略斗争
第二节 晚明社会的动乱与新气象
一、晚明乱世
二、晚明社会的新气象

第二章 袁崇焕与明清战争
第一节 请缨守辽
一、从萨尔浒之战到辽沈之战
二、广宁溃败与袁崇焕投笔从戎
第二节 筑防宁远
一、倡议守关外
二、决守宁远
三、综理宁远防务
四、与朝廷阻扰势力的斗争
第三节 鏖战宁锦
一、指挥宁远之战
二、指挥宁锦之战

第三章 袁崇焕守辽的成与败
第一节 袁崇焕的守辽新策略
一、“守为正着,战为奇着”
二、“款为旁着”
三、“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
四、“抚西虏以拒东夷”
第二节 “己巳之役”与袁崇焕守辽的失败
一、后金兴己巳之师
二、袁崇焕指挥“己巳之役”的失误
二、作书招抚祖大寿与被磔杀的结局
二、袁崇焕案的是是非非
第三节 袁崇焕在明清战争史上的地位
一、袁崇焕十载守辽的贡献
二、袁崇焕之死对明清战争的影响

第四章 袁崇焕与晚明政局
第一节 晚明官场的清廉官吏
一、腐败透顶的晚明官场
二、清廉为官的袁崇焕
第二节 袁崇焕与天启朝党争
一、天启前期东林柄政与袁崇焕的守辽活动
二、袁崇焕对天启朝党争的政治立场
三、天启末年袁崇焕与阉党的合作
第三节 袁崇焕与崇祯政局
一、袁崇焕复出守辽与东林党重新掌权
二、崇祯朝党争背景下袁崇焕之狱的酿成
三、袁崇焕案对崇祯政局的影响

第五章 袁崇焕与西学东渐
第一节 晚明西方传教士东来及西学的传播
……
第六章 袁崇焕与广东地方社会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