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地方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汉译名著本15)
0.00     定价 ¥ 73.00
德清县图书馆
  • ISBN:
    9787100116756
  • 作      者: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
  • 译      者:
    杨德睿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6-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商务印书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义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着手分辑刊行。限于目前印制能力,每年刊行五十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将陆续汇印。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未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

展开
作者简介

克利福德•格尔茨 (Clifford Geertz:1926 -2006),美国人类学家,阐释人类学的创始人,生于美国旧金山的中产阶层家庭。经Antioch College与哈佛大学,于1956年取得博士学位。之后历任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他对文化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诠释,其影响超出人类学,而及于社会学、文化史、文化研究等方面。

译者简介:

杨德睿,1967年生于台湾台北,1993年获台大政治学硕士,1997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社会人类学硕士,2003年获英国伦敦政经学院人类学博士,2004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研究,现任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先后翻译有霍布斯班《原始的反叛:十九与二十世纪古典式社会运动之研究》(1999,台北:麦田)、菲德烈• 拉斐尔《巴柏:历史主义及其贫困》(2000,台北:麦田)、列维-史特劳斯《神话与意义》(2000,台北:麦田)、玛丽• 鲍曼• 克鲁姆《世界是我的田野: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发现之旅》(2005, 台北:圆神)、斯各特• 拉什《信息批判》(2009,北京:北京大学)等八本主要译著。


展开
精彩书摘

  《地方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汉译名著本15)》:
  当一般的预期落空,当赞德的庄稼人碰到了反常或矛盾的事情时,巫术的说法便会跑出来。至少从这个角度来看,它是常识思维体系中的一个愚钝的变项,不仅没有超越常识性的思维,它还给后者添加了一个全效性的观念,足以使赞德人更加确信:他们关于事物常态的知识储备,尽管偶尔会显得不大对,但终究是可以信赖而且足够恰当的,从而更加强化了常识性的思维。因此,假若一个人染上了麻风病,只有在他家里没有乱伦行为的条件下,才会被归咎于巫术,因为“人人都知道”乱伦会导致麻风病。通奸亦然,也会导致不幸:如果一个妻子不贞,将会使她的丈夫死于战斗或狩猎。于是,很合情合理地,男人在出发去打仗或打猎之前,通常会要求他的妻子招出她奸夫的名字,如果她很笃定地说她没有,而丈夫还是死了,那就一定是有巫术在作祟——除非他做了些什么显然害死他自己的蠢事。同样,在赞德人眼中,文化意义上的无知、愚蠢或无能,也是造成失败相当充分的理由。假若在检查他那口开裂的陶锅时,陶匠真的发现了一颗小石子,他会马上停止抱怨巫术作祟,开始嘟哝咒骂自己的粗心大意。也就是说,他不会一股脑儿地认定是巫术让那粒石子跑到锅里去的。而且,若是一个缺乏经验的陶匠所做的锅子裂了,则理所当然地会被归咎于他的经验不够,而非现实世界里出现了什么本体上的错乱。
  至少在这个情境里,高喊“巫术作祟”对于阿赞德人所发挥的功能,和说一声“若蒙真主意旨”(Insha Allah)对某些穆斯林的功用以及在自己胸前画十字架对于基督徒的功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避免牵扯上关乎“世界如何构成?”以及“生命何所归趋?”的那些更麻烦的宗教、哲学、科学或道德问题,而将这类问题挡在视界之外;它们都是一种将对世界的常识观点钤封起来的举动,以拒斥其不可避免的不充分性免不了要激发的怀疑——正如约瑟夫·巴特勒(Joseph Butler)所说的:“一切事物即其自在本真,而80非其他事物”。
  埃文思一普里查德写道:“一代又一代的阿赞德人依循着一套祖传的知识来规范经济行动,不论是农业和狩猎,还是建筑与工艺。就关系到他们生活福祉的部分而言,他们对于自然环境有一套禁得起考验的知识……他们的知识确实是经验性的、不完整的,而且并非经由任何系统性的教导来传递,而是由上一代缓慢地、随兴地传授给还在孩提时期以及初成人时期的下一代。但是,这就已经足以应付他们的日常工作与季节性的田猎。”“人是万物之灵——而且不仅限于经济方面”,这种平凡人的信念,是让他可以行动的必要条件,因而也是他不惜一切成本都一定要保住的信念。阿赞德人是通过诉诸巫术来减轻失败的打击,而我们则是诉诸历史悠久的一套朴素的哲学化传统来纪念成功。当然,“不管在哪个社会里,要长期维持一套宗教信仰都是件困难重重的事”,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而且,如果不扯到所谓原始人的自发性宗教冲动这类理论的话,我也认为这个说法是事实,但是“要长期维持对于常识性的公理与论点的信念则容易得多”,这个至少是同样正确的事实却极少被注意到。如果你仔细琢磨一下约翰逊博士用以摆平常识性怀疑的著名说法:“好,这事就到这里结束!”就会发现它与德尔图良(Tertullian)用来平息宗教疑虑的那句“信条足以战胜一切的不可能”(credo quia impossible)以及赞德人的“巫术!”相比起来,没有丝毫稍胜一筹之处,当然也不比它们更坏就是了。人们会用他能找到的任何一种泥巴,把那些会让他们最需要的信仰流失的破洞堵死。
  ……

展开
目录

2000年版序言
导言

第一部
第一章 文类的混淆:社会思维的重新揣摩
第二章 在翻译中发现:论道德想象的社会史
第三章 “从土著的观点来看”:论人类学理解的性质

第二部
第四章 作为一种文化体系的常识
第五章 作为一种文化体系的艺术
第六章 中枢、帝王与卡里斯玛:对权力象征的反思
第七章 当前我们的思维方式:通往一种关于现代思维的民族志

第三部
第八章 地方知识:比较视角下的事实与法律
索引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