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人的自我理解:自我意识、主体间责任、跨文化谅解/当代德国哲学前沿丛书
0.00     定价 ¥ 55.00
德清县图书馆
  • ISBN:
    9787100170260
  • 作      者:
    [瑞士]爱尔马·霍伦施泰因
  • 译      者:
    徐献军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9-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爱尔马•霍伦施泰因(1937- ),瑞士哲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哲学心理学、语言哲学与文化哲学。他的学术经历非常丰富,既在德国接受了现象学的训练,又在美国接受了语言学的训练。他既是一个典型的西方人,又十分钟情东方的文化与哲学。1977-1990年,他一直在德国波鸿鲁尔大学任哲学教授。除此之外,他还在比利时的胡塞尔档案馆、美国的夏威夷大学、德国的科隆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大学等机构工作过。2002年,他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哲学教授的任上退休。自2002年退休后,他一直居住在日本的横滨。

徐献军,哲学博士、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心理学系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哲学心理学、现象学精神病理学等研究。著有《具身认知论:现象学在认知科学范式转型中的作用》等,出版译著两本,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现象学运动的方向——从纯粹逻辑到人性

第二章 定向的零点——我在知觉空间中的位置
一 传统现象学的论题
二 方法论阐释
三 作为定向中心的主导知觉构造
四 格式塔和意义要素
五 行动空间VS直观空间?
六 躯体图式
七 空间规定的起源和基点
八 结论
九 胡塞尔论题中未经反思的前提
十 结论

第三章 “我”的独特词法——“我”在语言中的地位
一 具有肯定指称的、作为元语言表达的“我”
二 作为可逆关系表达的“我”和“你”
三 作为行事表达的“我”
四 定向的零点

第四章 良知与理性责任

第五章 主体间责任——对伦理辩护原则的现象学辩护
一 共识理论
二 共识理论的现象学基础
三 共识理论的观念化
四 对话的阐释学观念化

第六章 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多文化关系——以联邦德国报刊中对日本的报道为出发点
一 最野蛮的人(Siamo barbarissimi)
二 理智人种学的历史根源
三 十个试验论题

按语:对文化差异的思考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