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元代组诗研究
0.00     定价 ¥ 158.00
德清县图书馆
  • ISBN:
    9787573209894
  • 作      者:
    李正春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李正春,男,1963年生,安徽当涂人。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在《江苏社会科学》《江汉论坛》《福建论坛》等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后期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国家课题子课题1项,江苏省社科项目3项。出版《江苏科举史》等学术著作3部,目前致力于《苏州科举史》《元代组诗研究》撰著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在中国组诗发展史上,元代是唐宋后的又一次辉煌。数量庞大的组诗,是元人承传通变重要的成果之一。不仅推动了元诗的繁荣,且影响到元词、元曲、元杂剧等文体,启发了明清组诗、组剧的产生。
  《元代组诗研究》共分八章,第一章《组诗发展与元代组诗》从组诗发展史角度,勾勒出元前组诗嬗变轨迹与阶段特征。第二章《元代组诗的兴盛之因》从共时性维度,分析元代多元文化对组诗格局形成的影响。第三章《元代组诗的题材范型》从元人生活方式着手,分析其对组诗题材、审美趣味的制约。第四章《组诗文体特征与语体风格》从文体学角度,厘清其与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关联。第五章《元代组诗的体式》主要分析“诗序体”在元代组诗表达中的作用。第六章《元代组诗的生成方式》阐释元人运用“对话”与“独白”方式创作组诗时心态的差异。第七章《元代组诗的结构形态》分析组诗结构规则与表达效果之间的关系。第八章《元代组诗的传播与接受》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元代诗社、书会等新旧媒介在组诗由“小众”走向“大众”中的贡献。
展开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组诗的发展与元代组诗 

第一节  元前组诗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元代组诗的现状分析 


第二章  元代组诗的兴盛之因 


第一节  文会雅集与唱和之风 

第二节  遗民现象与复古思潮 

第三节  政治文化的多元联动 

第四节  宗教文化的交互作用 

第五节  古乐府运动的内在驱动 

第六节  诗画艺术的同频共振 

第七节  “八景”文化的推波助澜


第三章  元代组诗的题材范型


第一节  元代咏物组诗

第二节  元代议论组诗 

第三节  元代咏史组诗

第四节  元代题画组诗

第五节  元代的纪行、纪事组诗


第四章  组诗文体特征与语体风格


第一节  组诗文体特征与“耦合”思维

第二节  元代组诗的语体风格


第五章  元代组诗的体式


第一节  元代组诗的标题

第二节  元代组诗的序、注、引、跋


第六章  元代组诗的生成方式


第一节  “独白”式组诗——独自沉吟状态的书写

第二节  集会与非集会场合的“对话”组诗


第七章  元代组诗的结构形态


第一节  以时空转化来经纬

第二节  以事件的进程来贯穿

第三节  以情感发展为脉络

第四节  按人物类型来架构


第八章  元代组诗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元代组诗的传播 

第二节  元代组诗对前代文学的接受 

第三节  元代组诗对其他文类的渗透 



附录一  元代组诗汇总表

附录二  元代扈从组诗统计表

附录三  元代八景诗汇总表

附录四  元代咏物组诗汇总表

附录五  元代组诗总、分标题汇总表

附录六  元代组诗序、注、引、跋汇总表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