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人类的故事
0.00     定价 ¥ 38.00
德清县图书馆
  • ISBN:
    9787538894233
  • 作      者:
    [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 译      者:
    小袋鼠工作室
  • 出 版 社 :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人类的故事》是房龙所著的一部极具现场感的人类成长史,也是通俗写史的开山之作。房龙以幽默、流畅的笔法,将纷繁复杂的人类历史讲述成了一个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人类成长故事。从古埃及文明的诞生到罗马帝国的衰落,从城市的萌芽到机器对人类的奴役,从文艺复兴到科技进步,从耶稣受难到宗教纷争,从地理大发现到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变革等,讲述了人类的诞生、童年、成长、无知、求索、苦痛、斗争、进步……全书以全景加特写式的通俗笔法,娓娓道来,是一部能同时给人带来见识、趣味和情怀的经典之作。《人类的故事》自成书以来,被译成30多种文字,成为亿万人的历史通识阅读枕边书。
展开
作者简介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出生于荷兰的鹿特丹,1903年开始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学习,获得博士学位。房龙一生中出版了30余部书籍,于1921年出版《人类的故事》一书,从此饮誉世界。
展开
内容介绍
  《人类的故事》展示了人类历史的浩荡长卷,其中有节奏明快的“大历史”叙述,也不放过任何真正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事件和细节,更重要的是该书以房龙的经典原著加入大量精心选配的插图再现历史的重要时刻和不同时代典型的社会,并以21世纪新的发现和观点升级了原著的文化背景和时代局限。
展开
精彩书摘
  《人类的故事》:
  千万年来,人类始终都在一个无法解脱的旋涡中盘桓:
  人是什么?
  人究竟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
  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奋斗,人类一步步地从这个旋涡中抽离出来,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越来越清晰。
  但是,即使到了今天,人类迈出的步伐也是有限的,我们仍旧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然而对于许多事情,我们最起码已经可以做出准确的推断。
  亲爱的读者,我将要在这一章中,向你们诉说人类登上历史舞台的故事。假设对于生物可能存活在地球上的时间,我们用一条具有相应长度的直线来表示,那么,人类或在一定意义上和人的生命接近的动物,在这个美丽星球上存在的时间,就是这组线中长度最短的那条。
  在地球这个大舞台上,最后登场的动物是人类,但最早掌握用脑力征服大自然技巧的动物,却也是人类。我们之所以要对人加以研究,而非选取同样拥有有趣历史的猫、狗、马等其他动物为研究对象,原因正在于此。
  根据现在我们所掌握的资料,人类存在的这颗行星,最开始是一个巨大的、燃烧着的球体。但是,和宇宙的无边无际相比,它还不及一粒微尘。在数百万年时光的冲刷下,它的表面慢慢地燃烧殆尽,并生出了新的“肌肤”——一层厚度很薄的岩石。正是这层看起来毫无生命迹象的“肌肤”,在暴雨日积月累地冲刷下,蜕去了坚硬的花岗岩,那些裸露出来的泥土,被雨水推动着进入到高峻的峡谷,直到太阳赶走雨云,星球上被冲击出来的大量小水坑慢慢地演变为东西半球的宽阔海洋。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奇迹出现了:在这个看起来没有半点生气的星球上,生命诞生了!
  海洋孕育了第一批存活下来的细胞。这些细胞在海洋里随着波涛展开了一场延续数百万年的流浪。在这场旅行中,为了使自己能够在周围恶劣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它们一步步地养成了自己的“脾气秉性”。其中一些细胞喜欢昏暗的、有着淤泥的湖泊或池塘底部,便从山顶“乘坐”雨水“快船”,来到水底安家,演变为植物;另一些细胞更喜欢到处漂流,便生出很多节状的四肢,在海底住了下来;还有一些细胞长出了鳞片,在水里欢快地游泳,直到最后演变成鱼类。
  几乎在同一时间,植物数量的增加使得海底的空间变得有些拥挤,一部分的细胞只好搬迁到新的地方——沼泽地和山脚下的泥岸处,以便更好地生存。它们每天都能从潮汐中,呼吸故乡的气息。接下来,为了在地球表面上的稀薄空气中争取到生存下去的机会,它们必须学习适应不那么舒适的新家,直到掌握在空气中像在水中一样生存的本领。它们的身体慢慢成长起来,演变为灌木和树林,甚至还学会了开花的“绝技”,以吸引鸟儿和昆虫将自己的种子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就这样,陆地上长满了植物。
  由于在海洋中生活变得艰难,部分鱼类从海洋中“搬迁”出来,慢慢掌握了用鳃和肺呼吸的本事,但同时也没有丢掉在水里生存的技能,最初的两栖动物由此出现了。
  脱离了海洋的怀抱,这些动物不得不学会适应陆地生活,有些进化成爬行动物,比如蜥蜴,它们喜欢生活在森林里。慢慢地,它们的体型变大了,还长出了四肢,这样就可以更迅速地在松软的土地上行动。直到后来,这些三四十英尺(1英尺=0.3048米)高的巨型动物占据了整个世界,它们就是生物学所指的恐龙家族:斑龙、雷龙等。
  有些爬行动物家族成员不甘于只看到陆地的风景,于是就把家搬到上百英尺高的树顶上。腿已经无法满足它们行动的需求了,为了更好地在树上生活,它们身体的两侧和脚趾间慢慢地生出了像降落伞一样的肉膜,并长出了漂亮的羽毛,尾巴也变成了“指南针”,这就是最初的鸟类。
  ……
展开
目录
上卷
第一章 人类的历史承续
第二章 人类最初的模样
第三章 早期的人类
第四章 埃及人的神秘书写术
第五章 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尼罗河
第六章 埃及发展史
第七章 东方文明第二个中心——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第八章 楔形文字所暗藏的秘密
第九章 犹太民族的杰出领袖——摩西
第十章 现代字母的原型——腓尼基人的文字
第十一章 异军突起的印欧种族
第十二章 亚洲文明的“中转站”——爱琴海文明
第十三章 欧洲历史正式拉开帷幕
第十四章 古希腊的城邦制
第十五章 古希腊城邦的“共产主义
第十六章 古希腊人的生活态度
第十七章 人类娱乐的第一种形式——古希腊戏剧
第十八章 希腊人和波斯人的争夺战
第十九章 雅典和斯巴达的权力之争
第二十章 亚历山大和他的大帝国

中卷
第二十一章 罗马和迦太基之间的恩怨
第二十二章 罗马帝国是怎样兴起的
第二十三章 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
第二十四章 关于约书亚的那些事
第二十五章 帝国最后的辉煌
第二十六章 基督教会的建立
第二十七章 阿拉伯沙漠上的先知——穆罕默德
第二十八章 查理曼大帝
第二十九章 猖獗的北欧海盗
第三十章 西欧的封建制度
第三十一章 骑士制度和骑士精神
第三十二章 王权与教权的较量
第三十三章 欧洲人的十字军东征

下卷
第三十四章 充满自由气息的中世纪城市
第三十五章 中世纪的自治制度
第三十六章 中世纪人们眼中的世界
第三十七章 中世纪商业贸易的兴衰
第三十八章 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文明的救赎
第三十九章 人们表达内心的需要
第四十章 地理大发现
第四十一章 照亮东方的佛陀与孔子
第四十二章 马丁·路德和宗教改革
第四十三章 天主教和新教间的战争
第四十四章 英国的大革命
第四十五章 “权力均衡”原则和欧洲的平静
第四十六章 莫斯科公国的崛起
第四十七章 俄国和瑞典的交战
第四十八章 普鲁士的崛起
第四十九章 重商主义对欧洲的影响
第五十章 震惊世界的美国独立战争
第五十一章 伟大的法国革命
第五十二章 野心勃勃的拿破仑
第五十三章 女先知和神圣同盟的故事
第五十四章 反动势力的顽抗
第五十五章 欧美各国的民族独立战争
第五十六章 改变人类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五十七章 社会革命的风暴
第五十八章 影响深远的奴隶解放运动
第五十九章 突破重重障碍的科学革命
第六十章 艺术的回归
第六十一章 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战争
第六十二章 新世界的建立
第六十三章 临别赠言

结束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