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世纪以来,西方世界对异域探险的狂热缔造了一段非凡的人类历史,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文明财富。这是一部跃然纸上的异域收藏博物志,以令人耳目一新的现代视觉形式引领读者踏上无畏的征途,并享受一场视觉文化探索之旅。
《探险家的异域之旅:800年以来的奇珍发现与收藏》讲述了从中世纪、地理大发现时代到近现代,欧洲人对奇异的美洲、富饶的非洲和古老亚洲的探索发现历程,并为读者追溯了异域奇珍收藏的起源和历史。书中展示了上百件稀世珍品的照片和精美的博物画,不仅包含精湛的动物标本艺术、丰富的贝壳收藏、雕刻鸵鸟蛋、一角鲸长牙、食人叉等奇珍,还包括先人们的幻想和虚构作品。
在历史上,随着新贸易航线的开拓,探险家们有了更多机会身临那些对其来说遥远和罕见的文明之地。探寻那里的具有异域风情的植物、动物以及其他奇观,并对其进行收藏。《探险家的异域之旅:800年以来的奇珍发现与收藏》不但展现了历史上的一段穿越时间的奇异旅程,而且更展示了先人们所具有的那种无畏的探索精神!所有这些好奇、冒险、探索和发现,让这本美丽的书得以呈现。对于现代读者来说,图文并茂的《探险家的异域之旅:800年以来的奇珍发现与收藏》所展现的神秘的宝物、惊心动魄的历险和浓郁的异国风情,同样激动人心,它满足了人类对未知的好奇与想象。
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品质,它是无知的产物,也是知识之母。一旦有奇迹打开了我们的思维,好奇心就有了这样的习惯:当我们观察到一种非凡的自然现象,比如彗星、幻日、正午的星星,我们的好奇心就会立刻追问它代表什么意思,或者它意味着什么。
——哲学家维科(Giambattista Vico,1668—1744年)
收藏之舟有如海岸线,瞬息万变,随着海浪起伏不断更改,难以捉摸。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Leon Baista Alberti,1404—1472年)
成群的鹦鹉展翅翱翔,遮天蔽日;不知名的鸟类品种丰富到令人惊叹!还有各种树木,挂着各种芬芳四溢的果实。我深深遗憾于自己不认识它们的品种,因为我相信所有动植物都有其价值所在。因此我将采样带回,包括草本植物。
——哥伦布,1492年10月21日在美洲的见闻
对容易被所见事物动摇思想的人而言,新奇的事物激起了他们的惊叹。但是奇观的要素并非存在于被观察到的现象里,而是在观察者的心里。
——博物学家、哲学家恩斯特﹒马赫(Ernst Mach,1838—1916年)
哪怕我们已经循着自然留给我们的所有线索对宇宙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但我们还是对大量的宇宙奇观一无所知。我真心相信,如果说我们要用想象力来穷尽各种存在的可能性,那么我们甚至连第一步都还没迈出去。
——劳伦斯﹒克劳斯(Lawrence M. Krauss),写于1954年
就如同鸟儿在空中俯瞰生机勃勃的花园一样,随着你的耕耘,一群群的鱼儿会来到水下花园,大型蟹类和海星也会往这边聚集,时不时还会有漂亮的水母轻轻掠过,它们比水面以上一切生物都美丽得多,也比所有蝴蝶更精致、更优雅。
——威廉姆﹒毕比(William Beebe,1877—1962年)
概述
前言
第一章
发现奇珍
从中世纪动物寓言故事到早期探险家:收集异域奇珍的起源
第二章
美洲奇观
从北美到南美的奇珍
第三章
走出非洲
黑暗大陆。奇珍的黑洞?
第四章
制霸海洋的亚洲珍宝
来自一千零一夜的异域宝物
第五章
未知之域
虚构的异域奇珍
部分引用资料
图片来源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