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个人兴趣、应用需求和市场需求、团队协作、实验观察、深度思考、知识的学习、灵感的获得、勤奋严谨和坚持等内容,以及创新精英在这些方面的经典故事,强调了创新意识对创新成功的必要性。书中介绍了多种发明、创新的理论和方法。
创新不仅需要有创新意识,还需要有创新能力。作者结合多年来参与、指导大学生竞赛的经验和体会,论述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对学习、生活和事业的影响力;同时结合参赛学生的自身体会,指出大学生学科竞赛对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书中还对创新实验室建设、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提出了一些指导和参赛建议。
希望本书对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所帮助。
第5章团队协作是创新成功之路团队精神是企业的基本精神之一。早期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创新,能够单打独斗。如斯蒂芬·沃兹尼克可以单独一个人研制成功Apple Ⅱ计算机,有“中国第一程序员”之称的求伯君可以一个人开发出DOS版的WPS软件。现在,不论是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的创新,必须依靠团队,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成功。所以,有一种说法: 过去,创新者是闭门造车的独行侠;现在,创新者是开放合作的团队。
IT企业与非IT企业,在团队协作方面有所不同。
5.1IT企业的团队协作〖*2〗1. “跳棋”计划给我们的启迪由于Apple Ⅱ计算机的巨大成功,1980年的一天,IBM公司召集了一个高层咨询会议,讨论如何应对如火如荼的微型计算机热。各方争论不休,这时实验室主任洛伊提议,打破常规,秘密组织一个精干的研究小组,一年内开发出PC。大家一致同意了洛伊的建议。
“跳棋”项目的负责人是唐·埃斯特利奇。IBM公司的职工上班时一个个着装整齐,皮鞋锃亮。但是,埃斯特利奇却经常一天到晚穿着牛仔马靴咚咚晃荡,总是与众不同。不过,埃斯特利奇与乔布斯、比尔·盖茨很像,这是否是IT创新奇才们所具有的共性?洛伊挑选了12名最优秀的专家,他们被秘密送到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博卡科顿,那里有一个IBM公司的研发中心。|圆你创新人才梦第5章团队协作是创新成功之路|“跳棋”小组共13人,其中8名工程师,5名市场营销方面的专家。这样的人才结构充分说明了IBM公司重视用户、重视营销的传统(20世纪80年代我国刚刚改革开放,我对报道中所说的市场营销专家参与产品设计很不能理解)。这样的团队架构使IBM公司研制的PC十分贴近用户,IBM公司的创新产品PC对用户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记得我1986年第一次使用PC XT时,感觉PC(内存640KB)太好了,又快功能又强。比较起来,Apple Ⅱ(内存64KB)则太慢了。
在PC的研制上,埃斯特利奇打破了IBM公司的常规,采用开放式模块架构,即PC的CPU采用Intel公司的微处理器,操作系统则选用微软公司的MSDOS)。埃斯特利奇的创新,使PC一举成为计算机产业的核心产品,PC持续统领了整个微机产业近20年。
在紧张的研制过程中,“跳棋”项目小组的每个人都自动加班工作。埃斯特利奇一般会在晚上11点到研发现场慰问,往往需要叫醒由于太累而在终端前睡着了的工程师,把他们送回家休息。
PC研发成功后,开始批量生产。一次,埃斯特利奇半夜来到生产线,看到有两台机器搁在一旁。他问这是为什么,工人说,因为UL标签有问题。埃斯特利奇看了看,说: “可是上面确有UL标签啊。”工人转身对他说: “听着,臭小子,标签贴歪了。”听了这话,埃斯特利奇非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因为工人比他还懂得质量的重要性。
2. 微软公司的团队协作
微软创造了IT产业的团队文化形式。微软公司招聘人才,对人员的要求包括对计算机技术有着沉迷的热情,把编程看作思维的乐趣,率真且无视权威。最早的微软公司团队如图51所示。
微软公司首创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开发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开发工程师的专业性很强,他们需要对自己的知识不断积累、不断创新,所开发出来的软件产品不能出错(但是,从软件工程的角度来说,计算机软件的最大特点是不能证明所编的程序代码是正确的)。软件开发是一种纯智力的劳动,无法以硬性的标准衡量。软件产业的文化不能与传统的产业文化相比。所以,微软公司建立起了平等而又充满争论的团队文化。这样的产业团队文化需要思想的交锋,并在思想的交锋中产生创新的火花(灵感)。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同的视角要有争辩,不同视角在争辩中能够创造出独特、完美的产品来。这样的团队创作、团队合作精神在微软公司产品项目小组中处处存在。微软公司创造的团队协作方式深深地影响了整个IT产业,也充分说明了团队合作的方式、内容和意义在不同的组织环境中各不相同,不能千篇一律。
图51最早的微软团队
比尔·盖茨与乔布斯一样,对权威毫无敬畏之心。在微软公司,比尔·盖茨鼓励员工敢于进行思想挑战。他要求向他汇报工作,所有项目小组都要遵循“敢提不同意见”这一原则。他创立了项目小组的“三足鼎立”结构: 项目小组由软件设计员、编程员、测试员组成,3种人员相互之间彼此挑刺,目标是尽可能地找出软件中的Bug,刺挑得越多,越有成绩,最后的产品才会越完善。至今为止,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软件测试当属Windows操作系统的测试。每个新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在正式发布前,都要进行多达几十万次的测试,这是最大规模地给软件挑刺。微软公司还设立奖项,鼓励黑客对他们开发的系统软件进行攻击,对攻击成功的黑客、对挑出软件中Bug的攻击者予以奖励。微软公司这么做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对产品负责,对用户负责,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在项目小组中,小组成员相互平等,组长没有特权。组长的主要职责是沟通和协调,组长应该解决本组内可能的任务冲突、人员冲突和时间冲突,使大家能够愉快合作,按时完成产品的开发任务。
大家共同的目标只有一个: 让产品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微软公司的分工极其明确,流程设计十分周密。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十分清楚自己的职责,自己的工作在整体中的位置和顺序,自己任务的时间进度要求等。每个人的工作都无法被他人替代,需要彼此相互尊重,同时又要敢于向他人、向领导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的体制和架构,保证了大型项目的有效完成。例如,Windows 7操作系统约5000万行代码,核心团队约1000名软件工程师,分为23个项目小组进行开发。每个小组大约40人,其中包括程序经理、开发工程师和测试工程师。23个小组分别为:
Applets and Gadgets (小程序和边栏应用)
Assistance and Support Technologies (协助和支持技术)
Core User Experience (核心用户体验)
Customer Engineering and Telemetry (用户工程和遥测)
Deployment and Component Platform(部署和组件平台)
Desktop Graphics (桌面图形)
Devices and Media (设备和媒体)
Devices and Storage (设备和存储)
Documents and Printing (文档和打印)
Engineering System and Tools (工程系统和工具)
File System (文件系统)
Find and Organize (查找与组织)
Fundamentals (基础)
Internet Explorer (包括IE 8 downlevel)
International (国际化)
Kernel & VM (内核与虚拟机)
Media Center (媒体中心)
NetworkingCore (网络核心)
NetworkingEnterprise (网络企业)
NetworkingWireless (网络无线)
Security (安全)
User Interface Platform (用户界面平台)
Windows App Platform (Windows 应用平台)
这么庞大的开发队伍,若没有有效的团队协作机制,根本无法完成操作系统这样的大型创新任务。
应该说,微软公司在软件产业的企业管理上做出了非常成功的创新。
5.2非IT企业的团队协作
宜家家居(IKEA)是世界上品牌知名度最高的公司之一,是瑞典的公司,公司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了瑞典的民族文化: 平等、低调、朴实、现代。宜家家居创建的团队文化独具特色,是该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宜家家居的团队按家具的品种和类别划分,一个团队负责同一类家具(如办公家具、厨房用品、地毯、沙发)。为了鼓励团队成员间的高度融合和协作,公司并不给每个员工明确的岗位说明,相反,他们要求团队成员自己商榷讨论决定谁负责什么,整个团队该如何运作最为有效等。团队的领导人与他人平等,没有特殊的头衔,主要职责是协调沟通,理顺团队并让每个人都能充满乐趣地工作。
宜家因为是家居用品店,每个人的工作内容都不复杂,每个人都能胜任他人的工作,没有人是不可取代的(与微软公司的团队完全不同),所以团队的管理关键在于队员之间的磨合和默契,在于创造积极向上的、彼此信任和喜欢的团队气氛。这样在任何一个人忙不过来的时候,暂时有空闲的人就会(应该)主动帮助,见缝插针,唯一的目的是让顾客得到良好、满意的服务。
宜家的奖励方式也比较特别,目的也是鼓励团队成员之间互相认同,彼此喜爱。宜家规定,将一年中的某一天用来奖励所有员工,那一天售出家具的全部收入,以奖励形式奖给每个员工。以让员工能够形成对宜家强烈的归属感,将自己视为大家庭中的一员。
5.3团 队 精 神
团队精神是一种集体意识,具体来说是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协调意识的集中体现,其核心是协同合作,目的是最大化地发挥团队(组织或企业)的潜能。团队精神反映了团队成员的士气,是团队所有成员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基石,它能够凝聚团队的力量,促进团队的进步,以团队的力量取得远较非团队力量所能获得的成功。
团队精神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精神。现代企业的最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强调员工的团队协作。对于不能很好相互协调、没有团队协作精神的人,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容纳。因为在一个团队里,有了很好的团队协作,使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这个团队必定无比强大,否则,这个团队很可能一事无成。
一个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是非看法。通常,每个人都会习惯性地认为他人会与自己一样,会以自己的标准看待他人,要求他人。这就可能引发出相互之间的矛盾,造成团队成员之间的不协调。团队成员和谐相处的秘诀是: 肯定别人、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赞美别人、学习别人、感恩别人。在企业团队中,任何一位员工的利益都与他人捆绑在一起,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团队协作应该与信息理论相似,在团队中帮助了别人,别人得到了,但并非我就失去了——结果应该是多赢。
在现代,一个有创新理想抱负的人,仅凭自己孤军奋战,单打独斗是不可能成就大事的。没有个体也就没有团队,没有团队,个体就谈不上成长和发展。团队由个体组成,团队能够成就个体。团队精神所具有的力量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国家……良好的团队精神,来自正确的管理文化。作为团体中的一员,没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和自觉融入团体的心态,就不会有坚实的团队精神。
自己属于某个团队,可以减轻“独立无援”时的不安全感,内心会有强大、自信的感觉,能够大大增强对外来威胁的抵抗力。自己属于某个团队,困难时会想到求助于团队,以获取指导、帮助和支持。对所有人来说,工作团队有助于满足彼此之间的友谊和社交需要——我属于我自己,我也属于这个团队。
团队精神尊重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兴趣和成就,要求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以提高自身素质和实现团队目标为己任。每个人有自己的优点,也存在自身的不足。团队合作的基础在于每个人应发挥好自己的特长,把自己的那份工作做好,这样才可能激发出团队的潜力,才能取得远远超过个人业绩的总和,才能得到 1 + 1 > 2的效果。
对于企业的团队协作,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企业文化
创建“无摩擦”(frictionfree)分享信息的企业文化。对设计工程师来说,一定要认真听取维修技术人员来自一线的反馈信息,虽然反馈信息可能是产品的负面信息,会令设计工程师不安。设计工程师认真听取来自一线的反馈信息,并且扎实改进自己设计中的不足,才能使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让自己的设计更为完美。
(2) 客户
要做到并保持与客户紧密合作。对于客户经理、维修技术人员来说,保持与客户的紧密联系,做到实时解决客户的困难、满足客户的需求是自己的第一责任。
(3) 团队成员
要重视、承认成员之间的差异,但不强调差异。努力做到团队成员优势互补,才可能打造一个优秀、连续、高效的团队。
以上从企业的角度论述了团队精神。对于大学生来说,可能认为自己现在是在校学生,上面的论述好像与自己无关。应该知道,今天你是学生,明天就走上社会。你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走向社会。所以,你必须要有向前看的眼光,为明天的自己做好准备。
大学生的学科竞赛和综合竞赛十分强调团队的协作精神。学科竞赛和综合竞赛一般要求3个人组成一支参赛队。3个人的竞赛队就是一个小团队,一个学校的竞赛队是一个大团队。要夺取竞赛的胜利,必须保证竞赛小队的有效协作,必须做到整个竞赛队的良好协作。
有关大学生学科竞赛与协作精神的关系,参见第10章。
……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