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20世纪20-40年代“农国论”研究
0.00     定价 ¥ 58.00
德清县图书馆
  • ISBN:
    9787520340700
  • 作      者:
    黄运丽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黄运丽,史学博士。2003年7月参加工作,任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学位硕士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中国农业文明与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校级精品课程《中国农业文明史》,主持湖北省级精品课程《中华农业与生态文明》。在相关领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或参与校级、省部级和国家科研、教学项目十余项,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教学奖励十余项。
展开
内容介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因后果改变了人们对工业文明的敬仰与向往,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企图重拾农业文明的辉煌,提出了“农国论”。从“吾国当确定国是,以农立国”,经过“振兴农业,引发工业”,再到“以农立国,以工建国”的调和兼顾,“农国论”不断充实内容,更新理念。
  20世纪20-40年代的“农国论”是知识界对中国社会发展路向的深入思考和对现代化问题的艰辛探索。其从理论到实践的争鸣与探索,更是晚清以来知识分子对中国乡村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的首次深层次关注。其间关于“农”“工”地位、次序的争论以及在争论中涌现出的各种乡村建设和改造思路,对今天的“乡村振兴战略”也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20世纪20-40年代“农国论”的提出
第一节 从传统“农本”到近代“重农
一 中国”农本“传统的源远流长
二 从中国传统”农本“思想到近代重农主义
第二节 20世纪20-40年代”农国论“之提出

第二章 “农国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第一节 章士钊:“余之志向,久在农村立国”
第二节 王鸿一:“国家根本大政在农村,治道之起点亦在农村,村本政治是真正的全民政治”
第三节 黄炎培:“以富以教以治,使村民稍知有生之可乐”
第四节 梁漱溟:“从创造新文化上来救活旧农村”
第五节 晏阳初:“复兴民族,振兴国家,首当建设农村,首当建设农村的人”
第六节 卢作孚:“乡村运动的根本要求是实现现代化”
第七节 陶行知:“中国以农立国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
第八节 董时进:“中国有长远之农史,广大之农地,良善之农民,宜发挥其所长,不宜与西人为我占劣势之竞争”
第九节 杨开道:“过去的中国是以农立国,现在的中国仍然是以农立国,将来的中国还是要以农立国”
第十节 费孝通:“中国农村经济是要工农相辅,不能只靠农业”

第三章 20世纪20-40年代“农国论”的发展演进
第一节 “吾国当确定国是,以农立国”——20年代的“农国论”
一 20世纪20年代之中国
二 20世纪20年代“农国论”的主要内容
三 针对“农国论”的批判
四20世纪20年代“农国论”的意义
第二节 “振兴农业引发工业”——20世纪30年代的“农国论
一 20世纪30年代”农国论“的升温
二 20世纪30年代”农国论“的新发展
三 20世纪30年代”农国论“的社会回应
四 20世纪30年代”农国论“评议
第三节 “以农立国,以工建国”——20世纪40年代的“农国论”
一 “旧话重提”的新情形
二 “农国论”引起的广泛社会思考
三 20世纪40年代“农国论”的新变化
……

第四章 “农国论”指导下的乡村建设运动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