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现代经济转型与市场发展研究
0.00     定价 ¥ 40.00
德清县图书馆
  • ISBN:
    9787519605353
  • 作      者:
    李淑清,贾祥桐,李嘉
  • 出 版 社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贾祥桐,1970年10月生,河北廊坊人,任职于廊坊市委党校基础理论教研室,廊坊市十一五规划起草组成员,十二五、十三五规划课题组成员,廊坊市农村政策咨询顾问。在《经济师》、《企业与科技》、《商业经济研究》等杂志发表过多篇论文。主持和参与河北省行政学院、河北省委党校课题研究。


李嘉,男,汉族,197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 1994年7月毕业于民政部济南民政学校企业管理专业。2002年1月毕业于天津大学会计与计算机管理专业,取得专科学历。2005年7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道路与桥梁专业,取得专科学历。2005年7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在职研究生。1994年9月参加工作,任张家口一第公路工程公司会计,2015年9月调入京尚高速公路张家口管理处,自2010年3月起一直从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历任张家口卓业房地产营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家口通泰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家口路兴交通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家口通泰交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首先介绍转型经济学的内涵,通过分析和探究转型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及实践取向来得出关于现代经济转型与市场经济研究的一些理论。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节 现代经济转型的内涵
  一、经济转型简介
  经济转型是指一种经济运行状态转向另一种经济运行状态。经济转型其实可以 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分别为转型目标模式、转型初始条件、转型过程方式和转型终 极条件。其中,大多数人比较认可的是转型目标模式以及渐进和激进两种转型过程 方式的比较,然而在转型的条件研究上还是有一些缺失。事实上,初始条件转变为 终极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经济运行条件必然会导致不同的运行路径依赖。当 然,这不仅会造成结果上的不一样,也会对目标模式的催生产生特别重大的影响。 在研究经济转型之前,我们先来分析“转型”一词的意思。转型最初应用在数 学、医学和语言学领域,后来才延伸到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对经济转型内涵表 达及研究的重点和偏向都有不一样的地方,中文文献一直以来都习惯用“改革、转
  型、渐进和转化”来表达“经济转型”的定义。 就经济转型的概念而言,经济转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
  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变化。具体地讲,经济转型是经济体制的更新、是经济增 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结构的提升、是支柱产业的替换,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 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经济转型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独一无二的现象,而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在实 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要面对和挑战的问题。就算是在市场经济体制非常完美、经济 非常发达的西方国家,他们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也绝对不能说是十全十美的,依 旧会有各种各样的缺憾和问题。从当下的经济制度向更合理、更完美的经济制度转 型,同时会面临从一种经济结构向另一种经济结构过渡的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经济转型的内涵
  由经济转型的发展来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对于市 场和政府两者之间职能界限的争吵和讨论一直以来都没有停止过,最终也没有达成 一致的意见。为什么这种争吵和讨论一直以来都没有停止过,原因在于现代社会的 复杂性。现代社会下的市场早已经不是亚当?斯密时代的市场,而是备受公共目标 影响的市场。市场在激励每个人进行创新和发现问题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功劳。虽然
  
  市场在创新方面的作用很大,但不可忽视的是其也有缺点,即不善于解决个人与团 队或组织的协同合作问题,这就造成协同合作的问题在当今社会里愈来愈成为一个 大众化的现象。我们不可否认,市场的反应是十分迅速的,但也不能避免经济活动 的过度波动。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市场给社会带来分化,所以社会必须得关注以及 平等和公平地处理这类重要的问题。当然,怎样去处理市场和政府之间的作用失衡 问题,还是现代社会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转型就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同时将转轨理 解为一个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过程:即从国家宏观干预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 济的一个转变”。后社会主义转轨其实就是用市场经济来代替中央计划经济的过程。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转型与改革从根本上来说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面,当 我们将市场化改革与市场经济转轨两者剥离开来看,改革的重点是调整与完善现存 的制度而转轨却是改变制度基础的过程,是要通过完完整整的制度替换和建立新型 的经济关系来代替之前的制度,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还是局限于经济方面,也就是 经济转型。但也有某些研究对“转型”的理解要广泛得多,这些研究认为转型就是 “大规模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转型的意义在于“从一种国家或政体转变或转变为 另一种国家或政体”“转轨是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与全资本主义制度趋同的过程”。 还有一种理论是这样理解转型的,即“转型是一个大范围的概念,不能将它仅仅简 单归结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转型并不是只包括经济的转型,还包含 了生活方式、文化、政治、法律制度的转型等多个方面,所以应该要多角度多维度 地去理解和研究转型。其实转型不是单纯的制度变迁,它还包含以技术创新为导向 的发展,并且制度规则的选择应该要与技术经济的基础相吻合。这两方面之间有 着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中不可缺少任何一个,不可偏袒任何 一个,一个完整的转型过程是由发展和制度的变迁合并而成的。转型的过程是复杂 的,因而转型的概念不仅仅包括制度的变迁,还包括发展的过程。所以我们把转型 定义为“大规模的演变”,也就是在相对集中的一段时期内,集中发生一系列相互 影响和作用,且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发展和制度上的变迁。中国经济转型其实就是中 国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总的概括。
  对于转型内涵,比较经典与广泛的定义是热若尔?罗兰的表述:转型即一种大 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或者说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以目前国内的文献资料来看,可 以从三个层面上来总结转型的内涵:第一种是从传统的社会主义方案经济向市场经 济转变;第二种含义除了具有第一种含义之外,还包括了以前所实行的广泛被控制 的经济向自由市场的经济转型;最后一种含义就是在前两种含义的基础上,还包含 了所有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市场化,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
  
  事实上很多人都把转型经济学看作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究其原因是其把 转型看成了一种单纯的制度的变迁过程,仅仅只是描述了转型的一般特点。虽然不 可否认的是转型的确从大方向来看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但是它还有本身的特殊 性,这种特殊性如果只是依靠制度变迁是不能够得到真实描述的效果的。第一种含 义,即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当然,后两种转型概念也没错,但关键是其不符 合概念提出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更不适合建立新的独立的研究学科。对于第二 种含义,放松政府对经济的管制,实行经济自由化,其实这在传统的主流经济学理 论内是可以行得通的。对于第三种转型含义,现有的发展经济学已经有了与之相对 应的解答与分析框架。转型(或者转轨、过渡)概念主要发源于 20 世纪上半期,全 世界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实践中遇到了困难,因而不得不去实践中摸索以得到解 决经济困难的方法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现代经济转型的理论发展 ……. 1
第一节 现代经济转型的内涵  …… 3
第二节       现代经济转型的理论研究  …………5
第三节 我国经济转型问题的观点研究    ……………21
第四节 我国经济转型的增长“奇迹”…………22
第二章 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  …………….. 27
第一节 主要市场经济模式对比     ………. 29
第二节 市场经济发展制度的内涵           ……….. 33
第三章  我国市场经济转型与发展的瓶颈    …………39
第一节  城乡统筹问题  ………………………41
第二节   社会公平问题  …………… 44
第三节 生态建设问题   ………………..47
第四节 政府改革问题  ……….50
第五节 市场垄断问题  …………………53
第六节 企业改制问题   ………………….. 60
第三章 市场经济深层转型的实践探究…………….67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发展历程 ………………69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实践特征 …………..73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挑战    ……………..92
第四节 市场“决定性作用”前提下发挥政府“主导性作用”的实践取向   …….100
第五章 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     ……………. 109
第一节 我国“市场经济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特征 …………… 111
第二节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主要表现 ………………116
第六章 大数据时代市场经济发展趋势 …………….121
第一节  大数据的内涵  …………………. 123
第二节大数据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  131
第三节 大数据为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 137
结束语    ……………..  14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