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从政府管理机制视角分析
0.00     定价 ¥ 128.00
德清县图书馆
  • ISBN:
    9787520344487
  • 作      者:
    张琼妮,张明龙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从政府管理机制视角分析》从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实践出发,以产业成长壮大为考察对象,采用空间分析与时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索相关理论及学术观点,广泛搜集各国促进产业创新案例的典型材料,依据政府管理机制视角,取精用宏和细加考辨,进行综合归类,梳理出思维脉络和分析框架。
  《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从政府管理机制视角分析》研究了产业成长与发展趋势、产业布局与非均衡发展、溢出效应对产业发展的影响、重要产业的创新进展,以及激发产业创新内在活力、加强产业创新微观基础和优化产业创新宏观环境的国际经验,进而借鉴国际经验阐明加强我国产业创新的基本思路。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产业成长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 产业类型与产业组织
一 产业及其类型与结构
二 产业组织与产业集聚
三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变
第二节 我国古代产业的成长与演变
一 我国古代产业的产生与成长
二 我国古代金属材料产业的演进
三 我国古代纺织与印染产业的演进
四 我国古代造纸与印刷产业的演进
第三节 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一 现代制造技术不断涌现
二 信息化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三 全球化发展战略趋向加强
四 链式化转移与承接现象风起云涌

第二章 产业布局与非均衡发展理论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区域布局理论
一 农业产业区域布局理论的前提假设
二 农业产业区域布局的同心圆模式
三 农业产业区域布局理论的贡献与不足
第二节 工业产业区域布局理论
一 工业产业区域布局理论概述
二 运费最小的工业产业区域布局理论
三 劳动力费用最小的工业产业区域布局理论
四 韦伯的工业集聚论
五 产业布局指向论
第三节 产业非均衡发展理论
一 增长极产业非均衡发展理论
二 区域产业非均衡发展理论
三 产业阶段性非均衡发展理论
四 产业周期性波动发展理论

第三章 溢出效应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产业利润率与溢出效应
一 产业利润率及其平均化
二 溢出效应及其表现形式
三 企业集群的溢出效应
第二节 人力资源要素的重要溢出效应
一 科技研发人员之间的溢出效应
二 信息人员之间的溢出效应
三 管理人员之间的溢出效应
第三节 产业集群的溢出效应
一 产业集群溢出效应概述
二 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产生的溢出效应
三 产业集群引起的相关溢出效应

第四章 重要产业的创新进展
第一节 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进展
一 注重研究微电子理论及产品
二 注重培育高端计算能力和实力
三 注重探索通信技术与网络安全措施
四 注重开发新型电子材料与高性能元器件
第二节 纳米技术领域的创新进展
一 纳米原理和技术研究的新成果
二 应用纳米技术取得的新成果
第三节 光学产业的创新进展
一 深化光学原理的研究
二 加强激光的应用开发研究
三 推进光学仪器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四 注重太阳光光源的开发利用
五 重视光学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第四节 航空航天工业的创新进展
一 不断拓宽探测宇宙的范围
二 深入推进太阳系天体的研究
三 大力搜寻宜居的系外行星
四 着力推进航天仪器设备的研究开发
五 日益重视太空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五节 材料产业的创新进展
一 材料产业创新成果概况
二 材料产业创新的主要特点
第六节 能源产业的创新进展
一 能源的性质与分类
二 能源产业创新的主要成果
第七节 环境保护产业的创新进展
一 环境保护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二 环境保护产业创新的主要成果
第八节 交通运输产业的创新进展
一 研制交通工具的新信息
二 研制汽车材料与配件的新信息
三 智能交通系统与交通设施的新信息
第九节 生物科技产业的创新进展
一 基因领域研究的新信息
二 蛋白质及酶领域研究的新信息
三 细胞领域研究的新信息
四 微生物领域研究的新信息
五 植物领域研究的新信息
六 动物领域研究的新信息

第五章 激发产业创新内在活力的政府管理经验
第一节 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技术创新
一 美国建立促进技术创新的专利权保护制度
二 美国建立促进技术创新的商标权保护制度
三 美国建立促进技术创新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
四 美国建立促进技术创新的科技人员权益保护制度
五 美国建立促进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专职管理机构
第二节 通过出台政策促进创新成果应用开发
一 德国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政策加速创新知识的产品转化
二 以色列运用科技计划促进创新成果的应用开发
三 瑞典采用多种倾斜政策加强创新成果的应用开发
四 美国运用风险投资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第三节 通过国家科技计划和资助项目促进产品创新
一 美国通过国家竞争力计划促进产品创新
二 日本通过重大科技计划资助项目促进产品创新
三 法国通过发展关键技术项目促进产品创新
四 俄罗斯运用优先发展专项计划促进产品创新
第四节 通过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产业融合创新
一 新加坡通过科技园优越环境促进产业融合创新
二 瑞典通过区域集群优越环境加强产业的融合创新

第六章 加强产业创新微观基础的政府管理经验
第一节 综合运用多种政策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
一 运用科技投入政策促进企业开展创新活动
二 运用税收政策促进企业开展创新活动
三 运用专项计划促进企业开展创新活动
第二节 建立创新实力强大的多类型多层次科研机构
一 美国建立创新实力雄厚的多类型科研机构
二 德国建立创新实力强大的多类型科研机构
三 以色列建立创新方式灵活的多层次科研机构
第三节 建立实力雄厚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一 美国以著名高校为基地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
二 瑞典以高校为基础建立实力雄厚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三 以色列把高校建设成强大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第七章 优化产业创新宏观环境的政府管理经验
第一节 健全国家创新体系的宏观管理机制
一 美国健全政府和国会的科技创新管理系统
二 以色列完善国家科技决策和管理机制
三 瑞士加强国家创新体系的宏观调控机制
四 瑞典建立高效有序的科技管理体系
第二节 制订促进产业创新的国家科技计划
一 日本制定促进产业创新的科技长期发展规划
二 英国颁布和实施科技创新计划
三 法国制订和实施科技创新计划
四 加拿大制订促进产业创新的科技计划
五 俄罗斯制订促进产业创新的科技计划
第三节 施行有利于产业创新的导向性政策
一 瑞典制定产业创新的导向性政策
二 韩国根据产业创新不同阶段制定导向性政策
三 新加坡分阶段制定产业升级的导向性政策

第八章 我国加强促进产业创新政府管理机制的思索
第一节 进一步激发我国产业创新的内在活力
一 完善促进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二 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
三 建设加强产品创新的支持体系
四 优化产业融合创新的区域环境
第二节 进一步加强我国产业创新的微观基础
一 运用导向性政策增强企业创新活力
二 运用调控机制增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实力
三 采用综合措施加强多类型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第三节 进一步优化我国产业创新的宏观环境
一 加强科技信用管理制度建设
二 加强促进创新活动的产业政策体系建设
三 加强人才、资金和土地政策支持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