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毛泽东方法论导论
0.00     定价 ¥ 118.00
德清县图书馆
  • ISBN:
    9787520337427
  • 作      者:
    李景源,李为善,等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李景源,1945年7月生,天津宝坻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2年定为助理研究员,1988年评为副研究员,1993年7月晋升研究员,从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4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研究》主编。曾就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问题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作讲解。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哲学学部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委,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代表性著作有:《史前认识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李景源自选集》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善于从哲学方法论的高度提出和解决问题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整个体系的鲜明特征。在毛泽东的理论著述中,有关哲学方法论方面的著述,包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内容的篇章和题目,占有相当的数量和显著的位置。毛泽东的哲学观和方法论思想不仅体现在他的专门哲学著述巾,而且贯穿在他的全部著作中,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党建等方面的著作,因而也体现在他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部实践活动中。在毛泽东的带动下,把哲学作为认识问题的方法论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
展开
精彩书摘
  《毛泽东方法论导论》:
  一 毛泽东思想及其方法论产生于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中
  毛泽东思想及其方法论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产物,是我们党和毛泽东本人一贯坚持的观点。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当理论工作者和党的领导人提出“毛泽东思想”或毛泽东的“思想体系”概念时,毛泽东就及时而明确地指出,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自己不过是一个代表。1956年9月,他在党的八大预备会议上谈到自己的著作时说:1921年建党后,经过了14年,牺牲了许多党员、干部,吃了很多苦头,才懂得了如何处理党内关系、党外关系,学会走群众路线,不经过那些斗争,我的那些文章也写不出来。1960年年底,他在审阅中央军委关于政治工作的决议时,在文件论述毛泽东思想如何形成的地方,亲笔增加了“在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中”一句话。1964年3月,他在谈到《毛泽东选集》时说“毛选”不是他个人的。这是血的著作。……“毛选”里的这些东西,是群众教给我们的,是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的。毛泽东多次谈到自己的著作同群众斗争实践的关系、同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关系,把“毛选”看作鲜血凝成的著作,这绝不是偶然的,从中可以体会到他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
  上节已指出,毛泽东思想及其方法论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形成的,是在革命斗争中发展的。但是,这里的实践绝不是毛泽东的个人奋斗或个人行为,而是党领导的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历史性实践。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亿万农民翻身求解放的运动,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实践活动的主体,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因此,从根本上说,毛泽东的著作是对党和人民群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创造出来的丰富经验的理论总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既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本途径。毛泽东的基本理论及其著作体现了他本人的理论探索同党领导人民革命斗争实践的统一。党和人民群众的艰苦卓绝的历史性实践不仅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路线的源泉,也是他的科学方法论形成的源泉。只有从历史实践的角度来把握他的思想和著作,才能如实地把它们理解为党和人民集体奋斗的结晶。
  毛泽东在谈到革命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形成过程时反复强调向群众学习、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他自己对农村的阶级状况,就是经过了六七年时间的调查研究才有了大概的了解。他把调查研究看作“比较什么大学还要高明的学校”,而真正有经验的群众则是最可敬的先生。除了向群众调查之外,他又特别强调在干中学习、在做的过程中找出经验并上升到理论。这里的干和做都是指党和人民的历史性实践。1941年9月他在一次谈话中指出:“我们应当从实践中找出事物运动的规律来,产生新的理论。……从实践中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理论。”一个月之后,他在做思想方法问题的报告中再次指出,真理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把客观实践分析清楚了,就能获得真理。这些话不仅表明实践及其经验是理论认识的基本来源和主要研究对象,而且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及其著作的秘密诞生地。
  ……
展开
目录
前言
原版前言

第一章 毛泽东方法论的形成
第一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方法论特征
第二节 毛泽东方法论的形成道路
第三节 毛泽东方法论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二章 毛泽东方法论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第二节 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第三节 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第三章 把握毛泽东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以思想方法为主的建构原则
第二节 以实践为基础的结合原则和发展原则
第三节 以具体分析为灵魂的运用原则

第四章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方法
第一节 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
第二节 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的中心环节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调查研究的形式和具体方法

第五章 矛盾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矛盾普遍性原理是辩证分析方法的基础
第二节 矛盾特殊性原理是辩证分析方法的核心
第三节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矛盾分析方法的精髓
第四节 矛盾分析的具体方法

第六章 群众路线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第二节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三节 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第七章 独立自主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 独立自主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统一领导下的独立自主
第三节 国际共运中的独立自主

第八章 阶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毛泽东的阶级、阶层概念和划分标准
第二节 认识和改造社会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深入地分析社会的阶级构成,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政策
第四节 用阶级观点分析一切有关现象

第九章 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第一节 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
第二节 对一切都要全面、客观、具体地分析
第三节 综合的基本形式和方法
第四节 分析和综合的辩证结合

第十章 抽象和具体的方法
第一节 抽象的方法
第二节 具体的方法
第三节 抽象和具体的结合

第十一章 历史和逻辑的方法
第一节 逻辑的方法
第二节 历史的方法
第三节 逻辑的和历史的一致

第十二章 毛泽东方法论在新时期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节 解放思想与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第二节 理论和实际结合的新篇章
第三节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附录一 论毛泽东的历史观
附录二 论习近平的群众观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