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说错话,想想都后怕。
不会说话,客户订单立马落空;不会说话,领导脸色真不好看;不会说话,你和同事都很尴尬。大多数人的职场生涯,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都在和说话打交道。不懂说话,不会说话,不想说话,都将会影响你的职场生涯。
在多年的管理咨询与培训生涯中,作者与73家世界500强企业与165家中国企业的管理者进行了深入和坦诚的交流,并访谈了数百位职场优秀人士,从他们的实战经验和惨痛教训中寻找规律,总结和提炼了职场说话的心法和技法,并形成了20个实战技能、方法与工具,能让大家说话有趣、有用、有真功,彻底解决职场说话困扰,帮助职场优秀人士获得事业发展。
提到向上汇报,很多职场朋友都会心有余悸。原因何在?
毫不夸张地说,很多情况下,决定你职场命运的机会或陷阱,往往就在你面对上级的几分钟内。过往的管理咨询与培训项目中,很多客户告诉我:向上级汇报,每次都压力特大、如履薄冰。每次汇报,总是准备得很好,但表现得很差;每次都想着快点结束,赶快逃离那令人难堪的会议室。
下属视角:向上汇报,痛苦知多少
曾在某科技行业世界500强企业研发岗位工作多年的王经理对我说,每周的例行汇报,除了要准备大量的表格和数据,还要绞尽脑汁,想想那位天马行空的老板,到底会提出什么千奇百怪的问题,让他应接不暇。有一段时间,他差点得了“汇报抑郁症”。实在扛不住,他就假装请假,远离老板视线,消失一段时间。
国内某著名地产公司销售部李总告诉我,有一段时间,特别是新楼盘开盘前的一个月,向上汇报更是家常便饭,最让他苦恼的是,每次拿出准备好的材料进行汇报,老板没听两分钟就说:“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了,我现在要问的是另一个问题。”他询问我,碰到那种一天三变、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的老板,到底该怎么汇报?
在多年的咨询和培训生涯中,我还遇到过很多关于向上汇报的问题。比如,上级极不耐烦,经常打断下属的汇报进程,还咄咄逼人地提出很多古怪的问题;再比如,上级没有同理心,下属无论怎么用心准备,不仅得不到任何赞许,还经常在汇报过程中受到苛刻的指责,搞得下属疲惫不堪,灰心丧气。
到底是什么使向上级汇报变成了一场惊慌历险记,让很多职场人士心有余悸?是上级确实有问题,还是下属的汇报方式有问题?是上级故意刁难,还是下属水平太低……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找到向上汇报痛苦的症结所在,以便使上下级的沟通更顺畅,提高向上汇报的效率,让彼此双赢。
别着急。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帮大家搞清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有时,站在下属角度和站在上级角度得出的结论往往完全不同。接下来,让我们听听上级是怎么说的。
上级视角:听下汇报,过程受煎熬
我的一位学员—某能源行业世界500强企业事业部老总,他告诉我,每次参加部门例会,特别是听下属汇报,简直是如坐针毡,没听几分钟,确实就听不下去了。为什么?因为很多下属汇报问题,压根就不懂得上级想要什么,只会说自己很辛苦,自己很努力,但说了半天,没有一点是上级想要的,你说气不气人?
我的另外一位学员—国内某大型电子通信企业区域总部的李总,他告诉我,最让他生气的场合就是公司内部的重大项目汇报现场。听了半天汇报,问了几个问题,却发现来汇报的下属根本就搞不清问题所在,也没有可选的解决方案。下属就是把发生的问题讲述了一遍,对项目意外情况没有任何预案,因此李总感觉和下属不在一个频道上,就像对牛弹琴。说多了,很生气,有时干脆就不说了。
还有一位张总,他是某国际手机品牌的研发部老总,技术专家出身,对下属要求严格,自己对行业趋势和技术前沿了解得非常清楚。张总告诉我,他最不想经历的,就是听下属的汇报:数据错误百出、资料很多漏洞,前言不搭后语,说不清、道不明。每次听汇报都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很受折磨,所以与其对下属苦口婆心地教导,还不如亲自搞定问题。
揭秘:向上汇报的五大陷阱—向你的自以为是开战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这样看来,在向上级汇报的过程中,不仅下属有苦难言,上级也愁眉苦脸。向上汇报变成了双方的噩梦。但是问题终究要解决,对下属而言,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了解向上汇报的五大陷阱,向自己的自以为是开战!
为什么说自以为是?
因为上下级所站的角度不同,很多在下属看来严重的问题,有可能在上级眼里不重要。用管理学的语言说,即双方的认知不同,最后的感受和结论也不同。那么,对于下属而言,向上汇报存在哪些陷阱?
陷阱一:认为上级洞察一切,了解前因后果
-
请记住,上级不是神,上级也是人,越是高管,管理幅度越大,要解决的问题也越多,他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了解清楚所有的事情。
有的朋友会说,我昨天明明告诉他了呀。我相信你说了,但他未必记得住。你想想,假如换成你,每天几十件事等着决策,很多问题等着推进,你会不会把每件事都记清楚?要求上级洞察一切,了解所有的前因后果,未免有点强人所难。
陷阱二:认为上级理性客观,可以明察秋毫
-
我告诉你,大错特错。如果你自己都做不到理性客观,凭什么要求上级理性客观?就因为他比你职位高、权力大?再说,上级也有视野盲区,很多信息他不清楚,也不了解。在汇报中,如果你假设上级什么都明白、都了解,最后肯定达不到期望,只会造成上下级的理解错位。
同时,由于上级的固有认知和倾向,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他也无法做到公平、公正。不是他不想,而是不现实。因此,在汇报过程中,永远假设上级不了解情况,或许能帮你一路过关斩将。
陷阱三:认为自己的汇报很重要
-
这可能是向上汇报最大的一个认知陷阱。
在你看来,这次汇报是十分重要的事,是头等大事。但是,在上级看来,你汇报的这件事,可能仅仅是他当天十八个重要决策问题中的一个,你这次汇报的优先度可能并不高,因此,双方的预期不一致。如果你要求上级特别用心、特别在意你的这次汇报,就掉入了认知陷阱。
陷阱四:认为上级要认可自己的付出
-
在下属看来,自己辛辛苦苦准备了很长时间,哪怕是内容上不满意,但至少上级要认可我的辛苦付出吧,要给我一点赞许吧。
可惜,你真的搞错了。知道上级更看重什么吗?结果!你可能付出了你的真诚,但上级确实没有看到你的结果,想让上级给你长辈般的疼爱?不好意思,你确实搞错对象了。
陷阱五:认为抓紧汇报完就完事了
-
在很多下属看来,赶紧汇报完,就不用再忍受上级的高压了,就可以轻松了。因此,他在汇报的时候,尤其是在后半段,特别赶时间,希望越早结束越好,但往往越加快速度,上级打断的频率越高,汇报的速度反而降低了。为什么?
因为向上汇报的重点,从来都不是汇报完,而是拿到汇报的成果。要么上级同意,要么上级支持,要么落实计划,等等。在汇报现场达成共识变成决策,远比接下来改进再汇报好。所以,别忙着汇报完就完事,还是把重点放到汇报本身更好。
如何走出向上汇报的误区
在与数百位优秀经理人沟通后,我越来越发现,这五个陷阱恰恰是阻碍下属向上级汇报成果的绊脚石。如果不能走出向上级汇报的五大陷阱,不能解决向上汇报过程中上下级的同频共振问题,那么,上下级协作就会出问题,关系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这对双方而言,都不是好消息。那么,该如何走出向上汇报的五大陷阱?我给大家一个非常实用的操作工具—UFSC(Understand;Focus on the issue, not the person;Structuring;Change)。这个工具已经帮助很多经理人走出向上汇报的误区,使上下级的关系更融洽,协作成果更好。
UFSC之一:理解你的上级(Understand)
-
当然,这不是让你去了解上级的星座和八卦。作为下属,你要主动去了解上级关注的战略重点,他的KPI、考核指标、业绩压力等。要了解上级在公司组织体系中的独特使命,急上级之所急、想上级之所想。如果你更懂得上级的战略重点,那么你的汇报会非常节省时间。
同时,你还要懂得上级的利益关切点。比如,上级目前的最大压力是什么,他的担心是什么,他的诉求是什么,他目前想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等等。如果能理解这些,在向上汇报的时候,你会更加游刃有余。
另外,我还想提醒职场朋友的是,了解上级的管理风格对你的汇报进展会非常有帮助。比如,上级是急性子,那么你要先说结果,而不是绕圈子;如果上级是慢热型,你要循序渐进,不要思维跳跃,等等。了解了这些,我相信,你的向上汇报效果会大大改善。
UFSC之二:对事不对人(Focus on the issue,not the person)
-
作为下属,你要时刻提醒自己:尽可能忽略那些让人情感不适的感受,回归到问题本身。这一点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你在汇报时全程聚精会神,不仅能跟上老板的节奏,还能就问题本身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案。
但这一点也最难做到。职场中的经理人,谁不想获得来自上级的认可和表扬,这非常正常。但,越是重要的汇报,上级的压力越大。原因是上级希望能洞察问题的真相,希望能判断问题的本质,希望能获得问题的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决策正确,上级往往会提出很多质疑,毕竟他要确保决策质量。反过来,下属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准备提案,谁也不想让自己的辛苦白费。因此,为了提案通过,他会千方百计捍卫自己的方案,即便是漏洞,很多下属的第一反应往往也是据理力争。如此情况下,想要做到对事不对人,确实是挺难的。
这个时候,下属只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就不会如此纠结了。这个问题是:我到底想要什么?如果特别在意感受,那么上级的一个质疑或者一个武断的结论,都会让你感到不适,甚至会觉得上级可能对你有意见和看法。如果这种想法被强化,那么你很难走出这个怪圈,你的注意力就很难集中,向上汇报就变成了一场感觉不爽的经历。
UFSC之三:结构化汇报(Structuring)
-
所谓结构化汇报,就是你要找到一套适合向上汇报的流程,按照先后顺序,让上级更容易理解和认可。在销售与广告行业,曾经有一个经典的“电梯游说”法则:在坐电梯的30秒到2分钟的时间内,说清楚你的想法。电梯法则的英文缩写为PREP(“准备”的意思),分别是Position(观点)、Reason(理由)、Evidence(依据或证据)、Position(重复你的观点)。
在以前的培训课程中,只要涉及向上汇报的典型场景,这个结构的应用都非常好。不少经理人向我反馈,应用了电梯法则PREP后,他们的表达思路和结构更加清楚,上级也更容易理解他们的想法和初衷,向上汇报变得简单多了。
比如,在向上级汇报的时候,你要用最简单、最直接的一两句话,告诉上级你的观点是什么,能给上级带来什么,这是Position(观点);然后,你要告诉上级,你的理由是什么,这是Reason(理由);有了理由还不够,你还要拿出事实数据,来证明你的理由,这是Evidence(依据或证据);最后,你要再次重复你的观点,这是Position(重复你的观点)。通过PREP结构化汇报模式,整个汇报过程就形成一个闭环,逻辑清楚、条例明确,这样得到上级认可的概率更高。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汇报结构,可以更清晰明了地告诉上级,你到底想要什么,你想让上级做什么,这样做的价值是什么,等等。上级听得很清楚,就可以和你互动交流,提出他的意见和想法,最终双方都可以各取所需。
UFSC之四:学会随机应变(Change)
-
通常而言,那些在向上汇报环节非常有经验的“老司机”们,往往会建议你两手准备,即准备两个以上的汇报材料版本:一个是详细版,有你需要的事实和数据,只要上级问到,都可以快速拿出来讨论;一个是简化版,只讲重点和老板的关注点,减少汇报的时间和精力,等等。同时,这还不够,你还要提前列好问题清单:包括上级的利益关切点、战略重点,以及你的补救方案等。只有这样,面对上级的即兴问题,你才可以立即做出反应,回应他的质疑和关切,让汇报更通畅。
……
自序 职场江湖,为何我们越来越不会说话
职场说话场景一:向上汇报——如何让上级成为你的职场同盟
第1章 领导发飙为哪般——向上汇报的五大陷阱
第2章 上级点赞有门道——向上汇报的四大步骤
第3章 找到死结赢信任——向上管理的四大误区
第4章 上下齐心奔前程——向上管理的三大策略
职场说话场景二:精准表达——如何远离对牛弹琴的表达错乱
第5章 对牛弹琴谁之过——精准表达的五个雷区
第6章 先听后说会提问——精准表达的三个步骤
第7章 开会是个技术活——如何开好五种典型会议
第8章 开会是个艺术活——如何应对三类典型反对者
职场说话场景三:双赢谈判——如何走出彼此较劲的谈判僵局
第9章 先发制人非阴谋——双赢谈判的四个关键
第10章 以退为进有妙招——同理心谈判的三大方法
第11章 将心比心真双赢——薪酬谈判四步曲
第12章 你情我愿不遗憾——薪酬谈判六大策略
职场说话场景四:高效演讲——如何反转自说自话的自嗨演讲
第13章 先声夺人——巧妙开场的三大策略
第14章 引人入胜——人气演讲的四大方法
第15章 自嗨没朋友——高效演讲需要规避的四大陷阱
第16章 好风凭借力——TED演讲者的五大说服方法
职场说话场景五:商务提案——如何完成一拍即合的中标提案
第17章 阴差阳错——糟糕提案者的三大典型问题
第18章 防不胜防——不要把提案现场变成案发现场
第19章 忍无可忍——评委最反感的提案内容四大硬伤
第20章 技高一筹——提案高手胜出的三大心法
温馨提示:请使用德清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